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我的名字叫建国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9-06-28 07:52:57

  主人公小档案

  姓名:陈建国

  年龄:60岁

  职业:建筑行业,退休

  寻找路线:经公安部门查询,获悉有一个名叫陈建国的共和国同龄人住在阳光城小区。6月14日,在白云街道安泰社区居委会的热情帮助下,成功联系到陈建国。

  主人公告白:与共和国同龄是我的骄傲,并时时以此勉励自己,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工作。我16岁当工人,今年5月刚退休,工龄长达44年。按照法定工作和退休年龄算,这个工龄恐怕在全中国也是最长的了。

  出生在战火纷飞时

  史料记载,1949年5月25日拂晓,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五师官兵雄赳赳气昂昂跨过灵桥,与兄弟部队在市中心会师,宁波全城宣告解放。

  但盘踞在舟山群岛的国民党军队妄图阻挡解放大军的进军步伐,从1949年9月中旬开始,对以灵桥为中心的市区进行了28次大轰炸,灵桥桥面落下了累累弹坑,江厦街、东渡路、百丈街等地5800余间房屋在连日大火中被焚毁,昔日繁华之地沦为一片废墟。在连续四个多月的轰炸中,灵桥始终屹立在奉化江上,解放大军和渡海作战物资,按计划源源不断地通过灵桥……

  1949年5月13日是陈建国的生日,正值宁波解放前夕,那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宁波到处都是硝烟。刚出生的他,还只会啼哭,并不知道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

  陈建国说,他父母亲告诉他,当时国民党军队已经无力阻拦解放军南下,但还是不甘心失败,为了破坏交通设施,接连一个多月在老江桥(现为灵桥)附近轰炸。

  当时,陈建国的家就在灵桥东的忠介街上,又叫打铁弄。那是一个颇大的四合院,住着好几户人家,邻里之间很和睦。他父亲做水产生意,所以家境还算不错,陈建国是家里第一个孩子。建国之后,他的5个弟弟妹妹才相继出生。

  宁波解放初期,陈建国还在父母的襁褓中,炸弹却不断在他家附近爆炸。为了躲避炸弹,他父母抱着他一路逃难到和丰纱厂附近。当时,那里已经是偏远的郊区,再外面都是农田和荒野了。就在那时,他家——那个曾经熙熙攘攘的四合院,被炸成一片废墟。

  上小学取名叫建国

  战火停息之后,陈建国的父母带着他来到灵桥西附近的另一处祖屋居住,就是现在天一广场的位置,那时叫十字井巷。

  巷如其名,十字井巷街巷交错,到处都是狭窄的小弄,有着各种各样的名字,如旗杆巷、车轿巷等。如今,这些小巷早已变成了繁华热闹的天一广场,很多已被人们遗忘。而在那些低矮的平房间,在那些蜿蜒的小弄里,他和伙伴们玩过捉迷藏,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共和国成立那时,陈建国才几个月大,对当时的情形不可能有任何印象。不过,他父母不止一次地激动讲述过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情形,他们从广播里听到毛主席说,“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我的名字不是在建国时取的,而是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给取的。”对于自己的名字,陈建国笑着说。

  在他7岁那年,到马鞍巷小学报名入学时,当时的教导主任周老师,看了他的出生年月后说:“你正好和新中国同龄,不妨取名建国吧!”从此,他就开始叫建国了。

  “那个时候,叫建国的人还很少,我特别喜欢!”说起周老师,陈建国至今历历在目,是位年轻的女老师,常穿一种当时特别流行的背带裤。

  16岁工作60岁退休

  13岁,陈建国小学毕业,15岁,初中毕业。在那个时候,初中文化已经算是“高学历”了。“我16岁就进了浙江省第四建筑公司当了一名工人。”陈建国说,这是宁波建工集团的前身,当时省属国有企业。

  16岁这个年纪,现在还是学生,但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是个全劳力了。年轻的陈建国不怕苦、不怕累,凭着满腔的热情,和工友们一起奔走于宁波的各个工地,埋头苦干,为祖国建设洒热汗。

  陈建国说,他是看着宁波从破旧的小城,逐渐建设成现代化的大都市,很多大楼他还亲自参与建设过。“当初建造宁波饭店、蓬莱大酒店、东台市场等大楼时,我还担任施工队长呢!”

  在一线工地工作了四五年后,由于有文化,又年轻,他进入公司团委,做了专职的团干部,后来又当工会干部、工会主席。此后,他一直从事公司的行政管理工作。

  1988年,公司要组建设备租赁分公司,陈建国受命筹备工作,后来一直担任公司总经理一职,直到今年5月退休。“尽力不让一个工人被迫下岗。”陈建国说,跟很多国有企业一样,他们公司也经历了改制,但他努力协调,发挥每个工人的积极性,再加上公司效益一直不错,很少出现工人被迫下岗的情况。

  4年恋爱只为晚婚

  采访时,陈建国的妻子一直陪伴身旁,回忆那一段段一起走过的难忘经历。他们已经结婚31年了,结婚前,还谈了4年的“漫长”恋爱。

  “谈这么长的恋爱都是为了晚婚!”陈建国的夫人是从上海来到宁波的知青,经人介绍认识后,他们一见钟情,本来准备马上结婚,刚好赶上国家提倡晚婚晚育,他们便商量着推迟结婚。

  1978年,谈了4年恋爱之后,陈建国已经29岁了,两人终于喜结连理。他们的婚房就是在十字井巷的祖房,当时陈建国的工资收入还不错,他便买来零部件,自己组装了收音机、缝纫机,还买了一辆自行车,算是赶上当时结婚“三大件”的潮流。

  结婚时,陈建国去上海迎娶新娘,办了热闹的酒席。

  采访中,陈建国的妻子无意间提到,他们还特地在上海找了一家照相馆,拍了结婚照。记者百般请求,陈建国夫妻俩才拿出了当年的结婚照。30年前的黑白照里,一个英俊的小伙和一个貌美的姑娘,像如今的偶像剧般完美。陈建国指着照片中的衬衫说,那时流行穿“的确良”,结婚时,亲戚送来布票,他们就买了最好的那一种布料。

  说起结婚的事,陈建国夫妻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还骄傲地说,当时回宁波前经过杭州,他们便在杭州西湖逗留了一下,跟现在流行的蜜月旅行一样,足足游玩了一天。

  房子搬一次大一次

  婚后,陈建国夫妻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不久,单位还分了一套一居室的小房子,他们便搬离了狭小的祖房。随后生下一个大胖儿子。当他们正准备再要个孩子时,国家开始提倡“计划生育,只生一个”,他们立刻积极响应。

  “我们家的房子越搬越大,越搬越好!”说起以前的住房,陈建国掐指算来,一开始,他分的房子是按人均5平方米的标准,后来增加到10平方米。之后,房子又得到多次改善,面积慢慢大起来了,质量好起来了。如今,祖孙三代一起住在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里,其乐融融。

  “宁波发展真快啊,回想起老宁波,现在真是改天换地了!”陈建国说,以前,柳汀街以西、百丈街以东,都是农田,现在到处建起了高楼大厦、住宅小区,大街上、商场里人流如织,宁波越来越热闹繁华了。

  “真的很难想像,等到建国70周年时,也就是我70岁的时候,宁波会变成什么样?肯定比现在更好,好很多!”

【编辑:陈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