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钱湖书楼知多少(上)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9-06-28 11:24:01

  主讲人崔雨

  崔雨,男,1974年出生,陕西蓝田人,助理研究员,求学于奉化溪口,工作在宁波大学。审计专业毕业,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在读。崇尚自然,热爱艺术,先后在多家报刊发表散文随笔,系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多以私人创建为主。从唐代以来,中国的书院代代相承,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诗书之乡”鄞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重教兴学一直是这个江南名邑的优秀传统。据《鄞县志》记载,宋代鄞州的书院,有十余家之多,堪称鄞州书院的鼎盛时期。

  享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美誉的东钱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争辉,历经岁月的洗礼,东钱湖畔无数遗迹湮没在山水之中,其中就有隐学书院、二灵山房、东湖书院、茂屿山庄、余相书楼等等,至今它们仍散发着历史的幽香。

  隐学山庄

  钱湖多古迹,其中最古老、最著名的要数“隐学书院”,相传为徐偃王所建。

  远古时期,中国有三大部落:华夏、东夷和苗蛮。位于黄河上中游的华夏族,经济文化发展较早,势力最为强大;位于黄河下游的东夷族,发展较缓慢,后来成为诸多小部落的首领。长期以来,两部落间不断发生战争也不断地融合。相传,在大禹治水过程中,东夷族领袖少昊的后裔大业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舜帝恩赐给大业的儿子伯益姓赢。大禹治水成功继承帝位。大禹晚年准备传位于伯益,但伯益淡于权位,主动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自己隐居起来。夏启六年,伯益被杀害。为了笼络人心,夏启一面厚葬伯益,一面将伯益的二儿子若木封于徐,即山东中部、南部,郯城一带。若木封徐后,徐国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

  到周穆王的时候,徐国传到了第三十二代,徐国君主是以仁义著称的徐偃王。《辞源》释:“周穆王时,徐子称王,号为偃王。”有一次,徐偃王在疏导河道的时候,挖出了一副红色的弓箭,并以为是上天给他的暗示,要他取代周穆王成为天子,于是就率领周围的三十六个诸侯,一起起兵进攻周朝。此时周穆王正在昆仑山西王母那儿做客,得到消息后立即返回镐京发兵讨伐徐偃王。眼看一场血战就要发生,徐偃王不忍让生灵涂炭,于是立即收兵弃国出走。后徐偃王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深山之中,后来经过会稽(今绍兴),来到了蓬莱(今舟山)隐居。郦道元《水经注》载:“偃王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导沟陈蔡间,得朱弓赤矢,以得天瑞,自称偃王。江淮诸侯,从者三十六国。周王闻之,遣使至楚,令代伐之。偃王爱民不斗,遂为楚败。”徐偃王因仁义而兴国,又因仁义而亡国,却无怨无悔。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荀子把他和仲尼、周公、皋陶、伊尹、汤、尧、舜、禹并列一起,看重的正是徐偃王的“仁义”。

  后来,徐偃王来到东钱湖边的一座青山下,过起了隐居生活。徐偃王建造了一座书院,作为自己读书的地方,并大力传播中原文化。徐偃王去世后,葬在鄞县东钱湖畔的青山上。同治《鄞县志》考证古时“隐”通“偃”,判断此山确因徐偃王墓而命名。据载,徐偃王隐学于此,其墓在“县东四十里隐学山,旧名栖贞。”后人为纪念徐偃王,把他读书的地方叫做“隐学书院”,把隐学书院所在的青山叫做“隐学山”,把隐学山附近的一条山岭叫做“隐学岭”,把隐学岭背后的村庄叫做“岭后”。

  晚唐时期,人们又在隐学书院所在地建造了“隐学寺”,成为东钱湖畔最早兴建的寺院。寺院的建立使书院的陈迹得以保存下来,寺内还供奉着徐偃王的神位。大殿楹联中有“寺旁王陵”字样,可见徐偃王墓确实就在寺院附近。隐学山一带人家大多是徐姓,为徐偃王的后代子孙。如今,一部分人住在隐学寺附近的郭家峙村,一部分人则迁到云龙镇的前徐村。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陈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