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球智库峰会召开
中国新型智库“国经中心”正式亮相
记者张莫刘振冬 实习生张晓芳
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于7月2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伴随着这场国际顶级财经人物的头脑峰会,一个陌生而熟悉的名字———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经中心”)被更多人提及和记住。
作为此次峰会的主办方,成立于今年3月的国经中心第一次正式亮相。用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的话说,其目标力争成为一个国际一流的智库。
“新型智库”应运而生
据国经中心秘书长魏建国介绍,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经有智库5000多家。
中国的智库主要分三大类。一是国家直属的大单位。比如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还包括一些职能部门的研究机构,比如财政部、商务部的研究所,大概有200家;二是各个大学的研究机构,例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都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全国可能700家至800家左右;三是各个省级的研究机构,还有一些民间智库。
“中国的智库存在一些不足,因受到所在主管部门的局限性,在研究方向、内容上比较单一,出来的研究结果仅限部门观点,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更少。”魏建国表示。
而国经中心的成立正弥补了这一空白。郑新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政府渠道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比较多,但是智库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较薄弱,因此,就萌生了组建中国民间智库的想法。于是,和他有类似想法的同志请来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牵头搞这个研究机构。在报告呈送国务院领导之后,经过发改委、民政部批准,又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于今年3月20日正式成立。
核心职能是研究
国经中心的优势正是拥有一大批层次高、有威望、人脉广、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国经中心理事长为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理事会成员有现任部长,如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和张国宝等;有国开行董事长陈元、中投董事长楼继伟、全国社保基金会理事长戴相龙等。
据郑新立介绍,国经中心的四大职能是:研究经济问题、开展经济交流、促进经济合作和提供咨询服务。“研究是国经中心的核心职能。”郑新立说。他称,国经中心研究工作要实行开放式的组织管理形式,同国内的各个智库保持密切的联系,每周开一次学术研讨会,每次都讨论一个重要题目,请国内对该问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演讲,大家再发表意见。每个月要开一次“经济每月谈”,谈一个重点题目。
“而我们的成果是通过刊物上传下达。”郑新立说。现在国经中心有四个刊物:《要情》、《研究报告》、《信息反应》和《智库言论》。他介绍,有的刊物是往上送的,有的是供我们的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参考,有的是供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参考的。四种刊物都争取每周出两期。但是,也根据形势的变化、研究成果的多少随时调整出刊频率。
不吃财政饭
郑新立说,新智库要用新机制。“我国研究机构多设在党政机关内部或由国家财政供养,国外则是由民间资金赞助。国经中心创立时,财政拨了500万元开办费,以后就不管了。”他说。因此,国经中心成立了专门的基金来筹资,即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交流基金,并设有董事会。
郑新立强调,基金的来源要多元化,并准备委托市场化的单位来经营,用基金增值的收入来支持公益性课题的研究,这种方式与国外智库的运作方式一样。目前的总目标是筹资规模达到5亿元,全部市场化运作,不用国家一分钱,这有利于保持中心研究的独立性。
而据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国经中心执行副理事长陈元介绍,“基金的运作关键是要做到严格管理、透明运转、高效使用,接受有关方面的监督,同时也要学习借鉴其他智库基金管理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我们的基金管理和运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