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点评】
供给制向薪金制的转变,是我们党适应现实需要而作出的一次分配制度的变革。但从另一个侧面,也让我们看到,在那个经济困难的年代,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的高贵品格。宁波档案馆珍藏的这张“浙江供给制人员保健证”,让我们记住了一段历史、一种精神。
【藏品简介】
宁波档案馆收藏着一张由王学正同志捐赠的“浙江供给制人员保健证”,这件档案藏品是宁波解放初期在机关工作人员中实施供给制的一个物证。供给制是指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免费供给生活必需品的一种分配制度。宁波解放初期,由于舟山还没有解放,国民党经常派飞机轰炸宁波,再加上投机奸商捣乱破坏,造成工厂、商店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经济暂时困难。因此,政府对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供给制的标准是:衣,两年发三套单衣、一套棉衣、一条被子(二斤重,交旧换新),一年两双单鞋;食,每人每天一斤粗粮,一毛钱菜金(包括油、盐、酱、醋、柴);津贴,每月发当时一斤猪肉钱(大约四五毛钱)……1953年,宁波开始实行半供给制,每人每月发10元钱,所有衣服等生活用品由自己做或买。1955年,半供给制改为按干部等级发放工资的薪金制。
图为“浙江供给制人员保健证”实物照片。
【藏品的故事】讲述人:王学正
“头戴八角帽,身穿列宁装;一碗白米饭,再加一碗汤。”说起供给制,我就会想起这句当年很流行的话。这句话说出了在实行供给制年代的政府工作人员衣着和饮食方面的艰苦情况,也表达了广大干部在党的领导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革命胜利而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
宁波解放初期,政府机关招收了大批工人当干部,当时政策允许他们拿工资,但很多工人出身的干部自愿不拿工资,和大家一样实行供给制。如布厂技工胡锡和,就是自愿放弃每月一石五斗米工资的同志。电厂陈伟冠是一位带薪当干部的同志,看到大多数机关干部不拿工资,实行供给制,就多次向领导要求和大家一样实行供给制,最后得到了批准。这些事实都说明,供给制在当时的机关干部心目中是非常光荣的事。
但实行供给制时没工资,没有钱有时候也会遇到无奈的事。记得我刚从山东南下来到宁波时因水土不服生了场病,生病期间很想吃大饼油条。那时候,一个大饼和一根油条仅要两三分钱,但就是这点钱,我也拿不出。
因工作需要,我一直想买一块手表。这个愿望直到1955年取消供给制实行薪金制后,我省吃俭用,花了两三个月的积蓄才得以实现。当时,我到店里买了一块瑞士产的英纳格表,这块表我至今还珍藏着。
(宁波日报记者龚哲明 通讯员胡肖林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