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7月8日讯(宁网播报员 麻志远)本网于7月6日报道了《今年我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多“亮点”》的新闻,引起了我市各大高校的关注,好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都向我们讲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曾经,5•12汶川地震,我们和四川人民一起,痛定思痛,万众一心,我们坚强,我们努力。如今,时隔一年,为了让我们共同回顾这一年的努力,这一年里我们的志愿者带给我们的属于青川和宁波的最真的记忆。近日,宁波大学10支重点团队之一的“宁波援建青川实践小分队”的13名队员兵分两路,前线队员在四川青川开展灾区重建工作,后线队员在宁波本地参与社会调研及实践活动。
张云志,韩松都是来自宁波大学的两位学生。现在,他们两人都在四川青川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他们也是“宁波援建青川实践小分队”的成员。这里是宁波市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他们向我们介绍,来自宁波的20余位援建干部都是在这里工作的。张云志,韩松还向我们介绍了灾后重建青川的情况。
据悉,宁波大学的“宁波援建青川实践小分队”在社会实践期间,主要开展了“五访”,“一展”,“二靠”活动。“五访”是指访青川、“访政府”、“访学校”、“访企业”、“访群众”;“一展”是指“展宁波支援青川的成果照”;“二靠”是指“靠网络媒体”、“靠报纸”。通过这些实践内容,以及采访、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展开社会实践的活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今年宁波大学参与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的人数达8000余人,共集中组建了425支实践小分队,参加集中组队实践人数达4000余人。同时,学校继续采用竞争机制,评选产生了12支校级社会实践重点资助团队、10支重点团队和8支社会实践重点调研团队。(感谢宁波大学的“宁波援建青川实践小分队”提供新闻素材)
摘自张云志的日志——《我的青川行》
岁月如歌,时光飞逝,转眼间,告别大家来到四川青川地震灾区已经有七个多月了,短暂的七个月也许只是匆匆而过,可在青川的点点滴滴确是我生命中别样的一笔,值得我去永生怀念。
还记得刚进入四川时的情景——车子在盘山公路上一路绕行,一路上的秀美山川却又令我陶醉,可两侧的峭壁悬崖让我心跳不已。进入青川县城,和我想象中的多少有一些不一样,虽然仍有断壁残垣,可已经看不见震后初期的痕迹,街面上,已经恢复起了商业活动,有了一点“繁华”的气象,看起来一切都已经恢复正常。
不过,接下来的几天调研确实让我看到了“繁华”的另一面。走在青川的大街上,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所有楼房都只是一层在提供商业活动,上面的楼层都已经废弃,而且每栋楼都有一个共同而又显著的特征——一个醒目刺眼的“拆”字写在上面。原来,这些建筑在地震的强烈晃动下,都已经地基移位,报废了。整个青川县统计下来,可供加固使用的建筑也不过是几栋而已。可以说,眼前的商业活动是建立在废墟上的繁华。
回望5.12,也许我们的记忆里充斥的仅仅是汶川、北川,而对青川知之甚少,5.12地震发生时青川相对于以上而言,没有汶川映秀镇的惨烈,没有北川县城的悲壮,称得上是“温柔的受伤”。然而震后的青川,却是有着另外的一番惨烈——基础设施损失严重,水、电、通讯、道路、桥梁等全被被毁;产业损失严重,核心企业、产业龙头都在地震中元气大伤;心理创伤严重,地震给无数家庭带来无尽的痛;房屋倒塌严重,青川县房屋需要重建的数量累计比汶川和北川之和还要多。
在援建过程中,宁波援建指挥部全体干部遵照宁波市提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和“传递宁波爱心,体现宁波效率,展献宁波干部风采”的指示,喊出了“苦干三年为第二故乡作贡献,牢记重托不辱使命为家乡父老添光彩”,的口号,全体成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怕险”的精神,争创“一流的精神面貌、一流的目标要求、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援建业绩”,挺身面对各种挑战,支援青川重建,情洒第二故乡。
地震后,充满爱心的甬城人民揩干痛悼同胞的泪水,爱心为国殇而跳动,怀抱为同胞而敞开……,打开自己的钱包、张开自己的血管,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从白领阶层到拾荒者、上至九旬老人,下至学前幼童,昼夜排队献血、捐款、捐物,一时间,爱如潮水,在东海之滨涌动,在四明大地荡漾……。亲手为地震灾区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是众多宁波人的心愿,地震发生不久,宁波就有不少热心青年自发赶赴灾区,为当地政府和灾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的至今留在灾区。
青川人民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是重建家园的动力源,在特大灾难面前青川老百姓喊出了“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肺腑之言,他们这种自强不息、百折不饶、奋斗不止的精神将造就推动青川灾后重建强大的精神合力和巨大的发展动力。相信在坚强的青川人民努力下,在900万宁波人民的无私援助下,在所有爱心人士的关怀下,定会还青川以碧水青山,青川的明天会更好!(注明:日志有删减)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川青 波网 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