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名城宁波展示文化自信与魅力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9-07-09 07:47:01

  第九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期间,市民在市博物馆观看宁波市文化遗产普查成果大型展览。(周建平 摄)

  随着7月6日上午宁波鼠疫遗址纪念馆的对外开放,为期一个半月的第九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圆满落下帷幕。本届文化节围绕“凝聚文化力量,促进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我们的节日”、“开放的博物馆”等四大板块,组织策划了42个精彩的活动项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参观和鉴赏,较好地体现了文化惠民、乐民和亲民。其中的一些重点、亮点项目产生了良好反响,尤为令人关注、令人难忘。

  文化自信 来自名城的厚度

  本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推出的第一出重头戏,就是5月17日起在宁波博物馆举办的“文化厚度——宁波市文化遗产普查成果大型展览”。该特展由120块版面和50余件水下考古文物、17种48册珍贵古籍善本组成,充分展现了我市文化遗产的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和独具个性的地域面貌,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展览内容包括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首次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首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大运河(宁波段)申遗普查、天一阁全国古籍普查等五个方面成果。很多市民参观展览之后纷纷表示为宁波而骄傲,并对认知宁波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宁波市文物事业蓝皮书(2009年)》发布、新《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普法宣传、历时6年之久的句章故城考古阶段性成果新闻发布,不仅提高了社会公众对我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更为重要的是引起广大市民对宁波城市发展源头的探究和讨论。

  文化魅力 来自开放的博物馆

  本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博物馆新开放的较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等在完成一段时间的闭馆改造工程之后重新向公众免费开放,陈列水平令人耳目一新。溪口博物馆新馆、宁波开明街鼠疫灾难陈列馆等一批新建成的博物馆也正式接待市民与游客,内涵反映深刻,环境创意新颖。文化节期间,“上海博物馆馆藏近代欧洲玻璃陶瓷器精品展”、“秦秉年先生捐赠文物展”、“海丝航标灯塔展”、“象山县馆藏书画精品展”、“日本雪舟第十七代嫡传弟子七类堂天谿画展”等10余个特展先后在宁波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馆、浙海关旧址博物馆举行,实践了“大资源观”理念。一系列的精品展让难得一见的文物走出深阁,使更多的人共享文化遗产。为配合展览,各大博物馆同时还举办了以玻璃陶瓷器鉴赏、明清家具鉴赏为主要内容的“东方讲坛”和宁波著名书法家周律之的“方寸之间——篆刻艺术赏析”,中国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任道斌教授的“水墨画欣赏——中日书画之渊源”等艺术讲座,为广大文化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欣赏、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多层次体现了博物馆“三贴近”的原则。听讲座人数超过千名,均对开展这样的文化论坛和艺术讲座表示了极大的认同。

  节日舞台 老百姓唱响主角

  本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进一步整合“国际博物馆日”、端午节、“中国文化遗产日”这三大节日和全市各类文化资源,针对不同人群对象组织策划活动项目。端午节,市群艺馆组织举办的“巧手绣和谐——2009年端午传统女红技艺展”,让全市广大妇女同志高兴地“秀”了一把,许多优秀作品在月湖大方岳第“群星展厅”展出。喜爱古诗吟唱的市政协诗友社老同志和国学启蒙教育班中小学生一起参加了天一阁博物馆举办的“吟唱三江潮——端午雅集诗会”,充满激情地讴歌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祖国的变化和宁波的发展。在国际儿童节前夕,宁波博物馆举办了以“缤纷儿童节、欢乐在宁博”为主题的儿童DIY手工彩绘创意活动,受到中外少年儿童的欢迎;受邀参加“牵手同快乐、畲乡孩子看宁波”活动的来自大山里的小朋友走进宁波博物馆,体现了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在6月12日中山广场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广场庆祝活动上,《十里红妆》、《镇海九龙柱》、《莲响节拍》等非遗表演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在余姚举行的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期间,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10所国内一流高等学府的500名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一起走进河姆渡遗址参观游览,亲身体验中华民族先民的原始生产、生活方式,感受河姆渡灿烂的史前文化。6月14日上午,共有403名青年人参加了天一阁博物馆组织的城市文化定向大会,参与人员之多,前所未有。同时,有近百名文化志愿者义务为比赛活动服务。参赛选手中有部队官兵、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学生以及户外运动爱好者,最小的只有5岁。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文化背景,通过活动融合到一起,在历史文化街区用定向运动这种时尚的体育方式与老游戏、手工制作、历史文化知识答题等文化项目串接在一起,在从事健康体育锻炼的同时感受宁波这座古老城市所焕发出的迷人魅力,增强共保共享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互动办节 文化理念深入市民

  利用社会力量共同办节,体现了本次“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一个重要组织理念的转变。深入社会,深入市民,目的在于做大做强名城宁波文化品牌。一是市、县联动,大节小庆相互呼应。整个文化节期间,各县(市)区也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广场宣传、陈列展演、论坛讲座等系列活动,共同营造浓郁热烈的节庆气氛。其中来自美国、意大利、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国内的50余名博物馆馆长、专家参加的国际遗址博物馆馆长河姆渡峰会所达成的《余姚共识》,具有划时代的文化意义。二是引入和利用社会力量合作举办,协作策划,如与宁波诗社和老年大学协作举行端午诗会、与浙江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作策划“海丝之路——日本雪舟第十七嫡传弟子七类堂天谿画展”、“城市记忆——宁波城市文化定向大会”得到红牛集团、月湖街道、大自然户外俱乐部的支持和合作,“国学启蒙教育活动”得到海曙区教育局和蒙牛集团的支持等。由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使得各项活动有声有色。此外,宁波博物馆还积极配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园文化遗产周”活动,推出了以“文明在身边,服务你我他”为主题的青年服务月活动,架构了馆校合作的桥梁,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合作者和传播阵地。在文化节即将结束之时,宁波博物馆与中国宁波网合作举办了与网民互动的“视频对话”栏目,就宁波博物馆陈列特点、志愿者组织和今后发展等方面回答了网民对宁波博物馆关注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宁波博物馆的影响力。

  本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持续时间长,活动项目多,参与范围广,活动形式新,市民热情高。文化节在秉承前八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活动形式与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正式升格为节庆活动,自觉地承担起文物博物馆事业“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的核心价值和社会责任,为打造宁波“文化大市”品牌和拓展城市文化影响力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展示了名城宁波的文化自信和无限魅力。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