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电影《海鹰》主人公的原型找到了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9-07-10 12:34:48

  1928年出生的周方顺老人,虽然已是82岁高龄,但腰板依然笔挺,坐在沙发上也保持着军人的姿势。他是山东鄄城县人,1945年参加东北民主联军,1950年,他到青岛学习文化,并成为鱼雷快艇第一期学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批战士。

  1958年,退守台湾的国民党部队在美国的支持下,增兵金门。周方顺所在的鱼雷快艇奉命来到福建厦门,准备抗击敌舰。电影《海鹰》里讲的战斗就发生在那时。

  8月23日,国民党的两艘运输舰来到金门,为守军运输物资。我军指挥部命令快艇出击,消灭敌人。就在胜利完成任务准备撤退时,175舰被炮弹打中起火,并逐渐沉没。当时舰上有11个人,大家降下国旗后怀着沉痛的心情离开了沉没的舰艇,跳入大海之中。

  在海上漂流了38个小时之后,8月25日周方顺等人被一艘渔船所救,当时大家已经精疲力竭,只是凭着一股精神在支撑着。身体已经被海水泡得很涨,衣服脱不下来,最后只有用剪刀剪开。周方顺回忆说,当时漂在海上,瞌睡时做的梦都是梦见祖国派快艇来接自己了。获救后,大家才得知舰上的11人最终只有5位安然回到了部队。8月27日,《人民海军》报整版刊登了175舰指战员的英勇事迹。幸存的五位官兵均荣立了一等功。当年的国庆节,周方顺作为代表到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张接见的照片如今仍挂在老人家的客厅。

  1959年,八一电影厂准备拍摄一部讲述人民海军的电影,选择的题材就是周方顺亲历的“8·23”海战。主演王心刚、王晓棠等人来到仰岛湾,在舰上与官兵们共同生活了一个多月。不过,老人认为电影中“有些可能是艺术的需要,比较夸张”。虽然如此,现在只要知道哪家电视台在播放《海鹰》,老人仍会认认真真地看一遍。

  1963年,老人转业到镇海,直到1982年离休。

  周方顺拿出一大摞保存完好的军功章和奖状,王女士说这是这么多年来,她第一次看见这么齐,以往,这些东西老人都不愿意拿出来,也不想和他们多说,老人总说“过去的事提那么多干什么”。

  老人现在居住的清川小区是1989年分的房子,家具不多,但收拾得十分整洁。“爸爸现在仍然保持着部队的作息时间,早晨6点就起床,中午11点吃饭,晚上5点吃饭。”老人参加了镇海区关工委讲师团,经常应邀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2003年,在儿子、媳妇的陪伴下,周方顺夫妻俩到原来曾经工作、生活过的上海吴淞口海军基地等处走了一遭,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现在,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到当年一起获救的另外4名战友。(宁波晚报记者 胡菲 实习生 肖秋方)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