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新型农作制度鼓起农民“钱袋子”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9-07-11 22:08:22

  中国宁波网讯 一个棚,二批鸡,三亩田,四千斤粮,五千斤鸡肉,六千元收入……这是流传在余姚阳明街道农民中的一条顺口溜,说的是当地鸡稻轮作的事。如今,随着新的农作制度的不断出现,同样一块田里,农产品花样正越来越多,效益也越来越好,上半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4%,靠的就是农民“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本事。

  农作制度指的是种植、养殖、加工等要素的合理配置,是现代农业最为重要的标志。我市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5亩,要增加农民在农田上的收入,除了规模化经营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增加其科技含量,改变传统的农作制度。余姚是全省较早实施农作制度创新的区域之一。2002年前后,该市农民引进了杂交番鸭、麻鸭,放养在稻田中,一方面利用鸭吃虫、吃草、松土,来增加土壤有机质,控制水稻害虫,另一方面卖鸭还能增加收入。据统计,这项技术亩均能产生效益200元,高的可达400元,目前推广面积已上千亩。

  之后,我市农民又不断摸索出稻田养鱼养蟹、林地放牧、竹园养鸡、虾鳖共育、鱼蟹混养等新的种养方式。随着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市民关注,新的种养方式又成为我市生态农业的重要支撑。鄞州区湾底村把上万吨修剪下来的桑枝通过秸秆气化室燃烧后给大棚供热,树渣用于种香菇,香菇种完后再用于养花;宁海东海岸农业园区形成了畜-沼-果(菜)、秸秆-牛-有机肥-农田循环产业链,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7%,每亩化肥使用量下降1公斤多;余姚河姆渡的茭白种植户进行茭鳖套养,不仅消除了福寿螺灾害,每亩还节省了200元的农药支出。如今,这些技术作为我市农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在全市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农作制度创新从一开始就跳出了单一的模式推广,农民在念新“种田经”同时,还牢盯销售加工,从而推动了经营体制的创新。在各地,凡是农作制度创新活跃的地方,都有相应的专业合作社给予支撑,目前全市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已达到817家。宁海振宁土鸡专业合作社把种苗、饲料提供给400多农户,农户利用竹园、茶园、菜园、稻田进行饲养,养成后再卖给合作社,年销售额超亿元。

  农业专家认为,虽然我市农作制度创新的实践时间不长,却已在国内居于领先位置,这也是将来农业发展的潜力所在。

  (宁波日报记者 罗涟浩)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