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小小葡萄闯出大市场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9-07-27 23:33:02

  中国宁波网讯 “先上市的葡萄可以卖到每公斤10块钱以上,每亩产值就有一万多块。”慈溪出口加工区马潭路村葡萄种植大户范才富在自家的葡萄园里高兴地对笔者说。

  种了将近二十年葡萄的范才富是村里的葡萄栽培能手。他告诉笔者,马潭路村葡萄种植户有500多人,现在全村的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2700多亩,平均亩产3500斤,一般每公斤价格为5~6元,主栽品种为巨峰,兼有红提、金皇后等多个品种,葡萄已成了马潭路村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工商政策助力传统农业升级

  葡萄种植是慈溪出口加工区马潭路村的传统农业项目,近年来,随着葡萄种植面积增加、种植技术提高以及水果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该村葡萄急需提高品质来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展市场。工商部门、民营个体协会在了解了农户的迫切需要后,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开办专业合作社,为该村葡萄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三放宽”政策就是慈溪出口加工区工商部门出台的扶持政策之一,对合作社名称、成员范围、出资方式实行“三放宽”,为合作社开辟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实行“零距离”贴心服务。并协调科技、农业等部门,从信息、技术、物资、资金等方面积极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为进一步听取种植户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实需求,帮助该合作社制定出长远发展规划,工商部门定期到马潭路村葡萄合作社进行走访和座谈,引导申请注册了“大桥久丰”葡萄商标,帮助马潭路村引导合作社建立和完善“大桥久丰”葡萄种植标准体系,并按“无公害农产品”要求,定期检测农药残留物,积极帮助该村做好宁波市级“绿色环保”基地申报工作。

  葡萄合作社带动当地经济

  “这几天我们正在忙于定制纸箱、联系车辆、落实采摘人员等工作,为7月底、8月初的销售高峰期做好充分准备。”慈溪市高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楼国强颇有体会地说,前几年他们在品牌方面虽然做了不少的工作,但一直没有打出去。自去年7月,马潭路村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慈溪经济开发区马潭路葡萄合作社成立后,工商部门、民营个体协会大力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但吸收全村1/4的农户入社,还严格按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时间采摘、统一价格销售”的要求运行,为果农提供生产资料保障和技术服务,对外开拓市场,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不但提升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也使该村葡萄的生产、农技、销售逐渐实现了产业一条龙,使葡萄产业走上了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马潭路村葡萄的知名度提高了,吸引更多的外地客商,到了葡萄采摘旺季,村里每天都有很多外地购买葡萄的车辆,将这里的葡萄运往全国。如今,马潭路村葡萄不仅热销山东、南京、上海、金华等地区,还远销香港。

  “工商部门现在真的是为老百姓服务了。”慈溪经济开发区马潭路葡萄合作社主任施新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种植的葡萄今年就能结果,亩产能达3000斤,如果按今年葡萄市价每斤4元计算,2700亩就是3000多万元,可比去年增加300多万元产值,再通过建设冷库实现换季销售,收入还能翻番,葡萄收入占到全村总收入的70%以上。

  东南商报通讯员 陈展 娄国升

【编辑: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