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外贸孵化器宁波美联外贸服务中心联合北仑区外经贸局、中信保宁波分公司搭建的中小企业联合投保平台开始试运行,威逊管路配件公司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记者调查发现,这一模式破解了中小外贸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的难题,受到许多企业的欢迎。
没有保险,新订单不敢接
宁波新光外贸公司业务经理王晓霞现在很希望投保出口信用险,因为就在两天前,她错失了一单生意,跟出口信用保险有关。
两天前,王晓霞接到一个中东客人的网上询单,希望采购该公司的裁纸刀和餐具刀。而王晓霞按厂里的接单惯例,要求客人预付30%的定金,以减少潜在的收汇风险。但由于客户不愿意预付定金,这笔规模约15万美元的订单只能作罢。
“金融危机中,收汇的风险很大,因此我们厂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新客户,都要收取30%的定金。”王晓霞告诉记者,“有些客人不付定金,我们只能放弃,虽然我们也会感到可惜。”
没有保险,让新光公司在开拓新市场方面放不开手脚。
王晓霞的遭遇并非个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宁波中小外贸企业在开拓新客户时缩手缩脚,他们都迫切希望有一些保障措施,为企业收汇系上“保险带”。
高门槛令中小企业很无奈
其实,王晓霞的风险顾虑可以通过国家政策性贸易工具——出口信用保险来解决。但由于王晓霞所在的公司一年出口额较小,不符合中信保对投保企业出口规模的最低要求(年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而对于新光文体来说,公司每笔生意的利润率仅在10%左右,中信保所规定的最低1%的投保费率也是比较昂贵的。
事实上,以往由于中小外贸企业出口规模小,利润率又较低,昂贵的投保费用和较高的投保门槛使其无法成为中信保的客户。统计显示,目前出口信用保险对宁波一般出口贸易的覆盖面为8.4%,也就是说出口100美元中仅有8.4美元投了保险,这个比例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远远低于20%的国际平均投保水平。这也意味着,以宁波有8000多家出口企业计算,无缘出口信用险的中小企业多达数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