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世纪风云苦乐过 淡定生活享天年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9-07-28 07:39:20

图为正在挥毫泼墨的杨重聚老人。(朱和风 摄)

  在慈溪宗汉街道潮塘村后张家38号一间普通的农宅里,我们见到百岁老人杨重聚时,简直不敢相信他已到了期颐之年。坐在沙发上的老人穿一件对襟纺绸短袖衫,鹤发童颜,一派仙风道骨。老人见我们前来采访,微微起身相迎,虽然老人的牙齿已全部掉落,但吐字清晰,没有出现停顿打噎的状况。

  我的生活有保障

  杨重聚1910年农历六月初十出生在慈溪,育有5个儿子、3个女儿,现在已是五世同堂。老人说,他的原名叫张行鬯。后来,他带着家人去上海经营油酱商店,改名为“杨重聚”。他告诉我们,1956年,他的油酱商店被改制为公私合营,他成了一名职工。由于是地主成分,1958年他被要求办理离职手续,单位每月支付他24元的生活补助费,让他回原籍慈溪潮塘村务农。

  回到老家后,杨重聚对生活保持了乐观态度,他带着孩子们躬耕在阡陌垄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常生活。在我们采访时,老人80岁的大儿子刚从上海赶回来照顾父亲。他说:“父亲一直教育我们做人要宽容,就是听到背后有人骂你,也别当一回事。我们一家8个兄弟姐妹都很乐观。”

  老人说:“我现在每个月有1700多元的退休金,这是党和政府对我的关心。前几天,街道干部还带着鲜花和蛋糕来看望,我现在的生活是乐天年。”

  进私塾初露才华

  与普通老人不一样的是,杨重聚的身上散发着一股文人特有的睿智与淡定,多年的文学底蕴造就了他这种渗入灵魂的气质。

  老人回忆道,他是6岁时进私塾的,读四书五经。有一次看到塾师的案头上有一本《唐诗三百首》,就偷偷翻诵,塾师看到后笑问他能吟诵吗?他即琅琅吟诵。塾师为此惊喜万分,教他平仄、对句。因杨重聚的父亲也善工诗,他耳濡目染,进步很大。13岁那年,宁波的《春风》诗社以唐朝诗人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句为题征集诗作,他写了两首诗寄到诗社,即被录用,这使他喜不自禁,嗣后屡屡写诗。37岁那年,他经友人介绍,参加了柳亚子先生创办的《南社》,和在长沙的社长柳敏泉开始了交往。

  杨重聚的大儿子告诉我们,家中原本收藏了父亲的所有诗稿,在文革时期绝大部分被造反派当做“四旧”抄走。粉碎“四人帮”后,老父硬是凭着记忆,一首一首地回忆出来,然后自行编著了诗集——《剑光花影楼诗稿》。

  生活简单心态平和

  在采访中,老人的侄媳妇告诉我们,老人在94岁前,还能洗衣做饭,生活自理。她说,老人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晚上7时多睡觉,清晨6时左右起床,做几次自编的徒手操。业余时间看看古典文学、做做旧诗、练练书法。饮食也不太讲究,有时一碗番茄汤就可以吃一碗饭,但是菜一定要新鲜。

  老人究竟有什么长寿的秘诀?在他看来,豁达的心态和平和的性格能保持一个人的健康。这么多年来,不管经历了多少风雨,老人始终保持淡定,从来不发脾气。而且对小病小痛也不太在意,他说:“我30年没上医院看病了,最多自己吃点药!”

  老人喜泼墨,他认为练练书法可以丢掉烦恼、陶冶情操。一段时间,他凭着自己的记忆,将自己所作的万余首古诗,每天用书法的形式一一抄录在白纸上。当我们告辞时,老人请儿子拿来笔墨砚台,略作思考后,就在《剑光花影楼诗稿》的封面上为我们题词。我们注意到,老人垂直握笔,悬肘书写,字体流畅遒劲。

  百年来风风雨雨,杨重聚老人曾享尽富贵,也曾潦倒落魄,但是现在子孙满堂,生活安逸,有书相伴,老人心满意足了!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