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余姚三七市镇云山村村民正在设在村口的农资连锁店购买农资。(张 燕 摄)
日前,我市276名农产品经纪人分别在鄞州、奉化等地接受专业培训。他们经过考核合格后,将成为农副产品与市场的专职“红娘”。随着拓市场、保增长成为我市一项重要任务,庞大的农村市场和农副产品巨大的市场潜力被不断发掘。在这过程中,我市积极部署日用品、农资商品“下乡去”,以方便农民;而农民们生产的名特农副产品则积极“走出去”,一套完善的农资产品、农副产品流通网络正在形成。
千家农资连锁店遍布农村
前不久,余姚三七市镇云山村村民魏吉丰推着手推车来到甬舜农资公司云龙连锁店,凭着该公司发给他的一张低保户农资申领券,他免费领到尿素和碳氨各一包。
随着双夏农忙来临,农资销售进入旺季。市供销社为进一步开拓农资市场、服务“三农”,七月份起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双夏农资供应优质服务月”活动。活动期间,供销社下属的900余家农资连锁供应网点将根据各自所在的县(市)区统一部署,为农户提供农技、农资资料和茶水、洗脸水、毛巾,对专业大户实行电话预约送货上门,组织农技专家、“庄稼医生”下乡下村下田头辅导农技知识,有条件的农资企业还将与种植业大户合作开辟试验田等活动。如鄞州区供销社下属的农资连锁店在双夏期间营业时间延长到12个小时以上。同时供销社部门还将在全市优惠供应8000吨尿素。
优惠商品、优质服务只是我市为农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闪光点,大规模的农村日用品和农资商品市场建设将夯实农村流通网络的基础。据悉,今年市供销社大力开拓农村日用品消费市场和农资产品连锁经营,帮扶各大超市、投资主体深入农村市场,计划今年新增超市和连锁门店350家,营业面积35000平方米,同时在奉化新建辅射南三县(市)的日用消费品卖场和配送中心,下半年还将在全市供销社系统开展商品大联销。除了送日用消费品下乡外,还将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今年计划新建连锁网店100家,使我市农资经营店总量达到1000家,农资配送中心5个,经营面积3万平方米。同时,充分利用镇海炼化和港口优势,发展农资商品大流通,将我市生产的镇化尿素和进口复合肥、钾肥销往国内其他省市。
特色农副产品抱团“闯天下”
有了农村消费品和农资保障,农民最关心的还是农产品销路问题。当前我市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农副产品的产能过剩而市场销路不畅,“丰产不丰收”,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对我市农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我市传统农副产品出口量较大,水海产品、蔬菜加工品、茶叶、水果罐头、蔺草制品等五大类产品出口约占全年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6%,农业龙头企业年出口总额都在10亿元以上。
“走出去”、“请进来”促销宁波地方名品,加快构建全市农副产品营销网络,是全市供销系统打造农产品营销网络的关键。今年五月份,市农副产品流通协会成立,这是我市参与农副产品流通的企业、市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副产品产销大户、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及其他涉农组织和个人自愿参与组成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旨在引导全市农副产品经营者和农副产品加工经营组织诚信经营、健康发展;依托全市十大主导农业产业,加强农副产品流通载体培育和信息技术服务;为政府提供关于农副产品流通的决策依据,全面提升我市农副产品营销水平,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助农增产增收。协会首批会员154个。
在民间,企业和农户自愿组成的农副产品流通协会使农副产品增强了实力,有了“抱团”扩市场的产品基础;在政府层面,有关部门也积极努力为农副产品“集体拓市”创造条件。市供销社充分利用全国供销社系统的合作组织和经营网络,加强同各地供销社的联合和合作,动员和组织有关企业到大中城市建立宁波名品直销网店、营销专柜,建立宁波名品总经销、总代理;目前,市供销社正在积极引进全国供销总社下属的新合作商贸连锁集团来宁波建立采购基地或开展大型采购活动,并将分别在市区、慈溪、余姚、宁海、奉化等建立地方名特优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中心;象山英姿果蔬专业合作社已连续两年在沈阳、哈尔滨举办柑橘推介会,建设批发市场,年销柑橘上万吨,今年还将在延边或西北城市再建窗口。此外,我市有关部门还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到省外举办宁波名特优农副产品推介和促销活动;做大上海社区推销宁波农副产品网络扩建工作,市供销社参股企业上海甬海供销农产品公司等企业在长宁区设立了“浙江名优农产品配送一条街”,已吸引了上海农工商、上海华联、联华吉买盛等大型连锁超市前来采购,同时将市场触角延伸到社区,目前已在静安区设立52家社区网点,预计今年社区网点将增加到80个,新增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
在国际市场开拓上,我市鼓励和组织重点加工和外贸企业到国外设立营销网点、直销基地和交易中心,在扩大本企业产品销售的同时,带动其他企业在海外的销售。如海田国际贸易公司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今年开工建造营业面积16000平方米的外贸企业服务平台,积极吸引中小外贸企业加盟合作,扩大外贸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