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宁波GDP增速4.6%,浙江省为6.3%,全国为7.1%。尽管宁波“半程跑”的速度仍然低于全省、全国,但相比一季度回升速度快于全省、全国。
从第一季度与上半年的比较来看,宁波GDP增速从1%跃升到4.6%,回升了3.6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一),全省从3.4%提升到6.3%,回升了2.9个百分点,全国则由6.1%上升到7.1%,回升了1个百分点。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没有减弱,国际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作为危机冲击最大地区之一的宁波,为什么能较快扭转经济下行趋势,综合指标回升明显、主要指标恢复较快的动力在哪里?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委、市政府“快、重、准、实”地贯彻落实中央、省里一揽子计划,采取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政策举措的效应正在显现。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抓住这“三驾马车”,我市连连出招:
——为加快投资需求,去年12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重大项目会战攻坚动员大会,当天即有总投资206.01亿元的33个项目开工建设。今年6月27日,市委、市政府又一次召开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现场会,要求克难攻坚再接再厉,力保投资持续增长。这一天,包括轨道交通工程在内的14个项目开工建设。
这些“快、重、准、实”的举措成效明显: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到6月底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6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创2005年以来同期新高。限额以上投资增速居全省第二位,高出全省6.4个百分点。
——为促进消费拉动,市委、市政府分别研究出台了鼓励企业抢订单、拓市场促调整保增长、稳定就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快农村住房改革和住房改造等重大政策举措,并全力开拓内需市场,在南昌等地设立宁波名品直销中心。
这些政策效应不断释放,社会消费增势良好,房市车市交易活跃。消费品零售总额665.6亿元,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9%,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全市汽车零售额103.3亿元,同比增长16.1%,房产交易量放大,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5.5%,其中住宅面积销售增长78.7%。
全市工业企业国内市场开拓成效初显,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3346.4亿元,产销率为96.5%。其中国内市场实现销售额2403.4亿元,占比为71.8%,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30个有外销实绩的行业中,有20个行业内销比重上升。
——为稳定外贸出口,市委、市政府深入研究制订了进一步优化外贸环境促进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意见,实施了拓市场抓订单促销售稳外需联合行动纲要,并鼓励企业走外贸内贸一体化之路,国外国内两个市场一起抓。
稳外贸的对策效果初显,宁波出口额170.1亿美元,下降22.9%。相比全国出口额同比减少21.8%,作为外贸大市的宁波这一成绩也实属不易。而且在最能反映外贸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和效果的一般贸易出口上,我市同比下降18.4%,低于全国平均23.3%的降幅,占全国的比重由去年的5.1%增至今年上半年的5.5%。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宁波经济之所以能在第二季度企稳向好,逐月回升,同样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超前谋划和决策部署。
从上半年GDP增速的构成比例看,第一产业增长2.8%、第二产业下降1.8%、第三产业增长12.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5.4个百分点。
在工业经济遭受严重冲击的情形之下,服务业成为宁波发展的强劲动力。为了加快发展服务业,我市早在2004年就率先在全国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从建设“中提升”十大功能区块到打造全国物流节点城市,从面向海外的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到拓展腹地推进海铁联运,从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到会展之都,从传统服务业到生产性高端服务业,宁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步履坚实而矫健。上半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4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6%,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
服务业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事实上,宁波服务业仍在培育之中,当“中提升”十大功能区全面建成之际,方是服务业大发展之时。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所面临的是粗放式发展之危、科学发展之机。市委、市政府在保增长中坚持调结构,立足基层,优化环境,为企业创新服务,为企业鼓劲打气,推动产业基地建设,实施“两创”倍增计划,力促企业转型升级。眼下,工业产销虽然还在负增长区间运行,但一些经济指标呈现逆势上扬、稳步提高态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增幅远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十一项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综合得分逐月上升,至6月底已达206.2分,比去年同期只下降1.5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27.2亿元,同比增长14.6%;全市累计专利授权量6969件,列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70件,同比增长104.4%。二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两大指标双双重回景气区间。
当外向度优势逐渐消失、块状经济整体难以提升时,市委、市政府又大力抓改革、增活力,推出了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卫星城市建设等一系列重点改革举措,再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坚持“宁波之外就是外”的开放理念,推进与腹地城市的战略合作,推进与央企战略合作,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市委、市政府应对危机的政策效应,还体现在经济效益上。尽管上半年宁波GDP增速不高,但经济效益喜人。
在累计为企业和群众减负约77亿元基础上,上半年,全市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57.4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3.5亿元,同比增长4.1%,高于全省地方财政预算收入2.6%的增幅。而全国上半年财政收入33976.14亿元,下降了2.4%。
从1%到4.6%,宁波经济发展正在加速。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敢于面对危机,不埋怨、不悲观,不畏浮云遮望眼,继续坚持应对危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就一定会柳暗花明。
宁波日报记者 邓少华 周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