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一份“母子合同”引来共鸣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9-08-06 13:04:36

图1:钱女士发的帖子

 图2:李女士家也有一份“合同”

   “现在,6岁的女儿会整理自己的玩具、书本;爸爸妈妈进门时,帮着拿拖鞋;帮爸妈敲背、端茶倒水、收拾房间;和小伙伴和谐相处,在小伙伴摔倒时,她能第一个去扶起并给予安慰……”最近,钱女士对女儿多多的变化十分满意,因为昔日的“调皮蛋”已然成为家中“最善良、最能干的人”。而这一切,源于几个月前签订的一份特殊的“母子合同”。究竟是什么让母亲和孩子签一份合同呢?

  钱女士贴在东方论坛的“母子合同”,内容如下:

  经××和××协商后签订合同如下,如果有以下行为,双方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

  1.该做的——

  好的行为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给予黄豆一颗,黄豆累积10颗可以满足一个小小的愿望(愿望不能是不切实际的)。

  1)在家里帮助做家务,如扫地,擦桌子等;2)吃饭不用别人喂,在较短时间内能够独立吃饭;3)控制不发脾气;4)出门帮助别的小朋友,不和别人争吵,打架;5)不乱扔东西,把垃圾归类,玩具自觉收拾好;6)学着说清楚话,Z C S ZH CH SH L;7)爱护环境;8)关心别人,爱护别人,主动给老年人让座;9)遵守公德,讲礼貌;10)宽容,体贴,体谅别人的疾苦,尊重别人的劳动;11)及时大小便;12)其他好的行为(待补充)。

  2.不该做的——

  坏的行为给予批评和惩罚,同时给予黑豆一颗,黑豆累积10颗要接受惩罚。

  1)乱扔东西,玩具玩后不归类,乱扔乱放;2)吃饭边吃边玩,要别人喂;3)乱发脾气,动手打人;4)说脏话,骂人,吐人;5)做破坏环境的事;6)不吃蔬菜和其他有营养的食品;7)不按时吃饭,吃过多零食;8)制造噪音,打扰别人的谈话或是影响邻居的生活;9)不听大人的劝告;10)撒谎,骗人;11)不能按时睡觉;12)丢三落四;13)大小便不及时,污染衣服;14)破坏东西;15)其他不好的行为(待补充)。

  合同双方签字  甲方:  乙方:

  协议的“效力”源自家长

  “签了这份合同会有多大的效果,我一开始并不抱有幻想。”家住江北区的钱女士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孩子一开始是好奇于这种白纸黑字的做法,当我告诉她,一旦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后,意味着她就要像大人一样履行起义务、承担起这个责任的时候,她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在乙方歪歪扭扭地写下了她的大名。”

  “黄豆黑豆”的合同开始后,为了树立在孩子面前的威信,钱女士特别注意按合同条款来办事。“我这人的坏习惯也很多,特别是做事丢三落四的。”钱女士说,现在,她教育孩子的时候随时都会想到自己的坏习惯,要求孩子做到的,她自己就必须先做到。“陡然多了几重约束,刚开始还真不适应,可为了教育孩子,只好以身作则,咬咬牙挺过来。”

  “这是一场耐心的较量,随时都要帮孩子紧一紧。”钱女士说,签订合同的时候,她和孩子都觉得比较新鲜,但过了一段时间,都会对协议有所疏忽,此时自己就会给孩子一些适当的提醒。

  钱女士还认为,履行诺言是协议“生效”的最重要保障之一。“做家长的不能忘记实现当初的诺言,当黄豆累积到了一定量的时候,我们就会带她出去玩,或者吃一顿西餐,或者去儿童公园玩一趟。”钱女士说,当然惩罚也是很明确的,其中一项就是减少黄豆的数量,让孩子明白错误的行为会让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

  “亲子合同”其实方式挺多

  据记者调查,像钱女士这样的“母子合同”的协议式教育方式,其实在我市不少家庭中被很多家长采用,有各自的特色,形式多样,既有适合低龄儿童的,也有适合小学高年段学生的。

  不久前,记者在常青藤社区李女士的家里就看到过一张贴在墙上的“新学期学习生活计划执行评分表”,上面详细地记录了完成各项任务后的分数,以及达到一定分数后可以实现的愿望等(如图2)……李女士告诉记者,这张表是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自己设计制作的,上面的分数也是以自评为主,家长监督。“我们在孩子三年级的时候就通过积分的形式来鼓励孩子。”

  声音  

  钱女士贴出“母子合同”的帖子后,记者就该教育方式采访了江东区的部分老师和家长。

  江东第二实验小学竺安军老师:看到“合同”内容后,就有给自己孩子试试的冲动,不过,奖励或惩罚的事项应该事先约定明确,也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对合同条款做一些修正。

  江东社区学院陆莉君老师:有计划、有目标地做事,而且是在家长与孩子商量的基础上共同遵守履行约定,在我看来是比较可行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在孩子身上也实行过。

  江东区政府夏玲灵女士:这种“亲子合同”代表的是一种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它的优势在于把家长希望取得的教育效果转化为孩子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从激发“内驱力”培养孩子自我约束意识的形成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亲子合同”改变“父母说、孩子听”的单向教育形式,使亲子之间构建起互相承诺的“双向教育”形式。

  江东荷花庄小学张宁宁老师:合同形式本身是好的。就是操作过程中,得避免过于死板,过于原则,家长需要有很好的耐心,以免“合同”流于形式。

  江东明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幼能女士:“亲子协议”还得各家各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键在于引导孩子能逐渐明白做人之本。孩子长大一些就可以让她/他自己来起草,父母协助。合同内容上,同样要发挥主人翁精神,加上“我能”、“我可以”、“我愿意”这样的词语来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如“我能关心别人,爱护别人,主动给老年人让座”等。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