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8月3日讯(记者 孙世云 富茵琪)近日,象山县如意眼镜店老板周青发打算在象山港投资建设一个木材中转码头,但不知要符合怎样条件,且涉及到多个部门,他到象山行政服务中心几个部门窗口去咨询,一小时就得到了明确的答复。他说:“办证时间缩短是行政审批提速的表现,快速明确的回复则从另一方面体现了行政审批的高效率。”
积极破解“批管分离”体制难题
两年前,宁波市开始推行以“审批与监管相分离”为核心的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各级各部门按照改革目标,切实贯彻落实改革要求,把本部门分散在各个处室的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到一个处室,集中承担本部门相关行政审批事务,使相关业务处室从个案审批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制定规则、标准和批后监管上来。
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审批处负责人介绍,2008年10月底,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建行政审批处,原局里的19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分散在局内的6个业务处室。改革后,质监局抽调骨干4人,新成立审批处,全局19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划入新设立的行政审批处履行,同时授权到位,办件由承办人直接办理,承诺件由原来的分管局长审批改为授权审批处长审批。“当时,质监局还举行了隆重的授权仪式,局长亲手把公章交到行政审批处处长手上,表示对行政审批处进行充分授权,这次授权让我备感压力呀”,质监局行政审批处处长介绍说。与体制和职能调整相联系的是具体运作机制的创新。正在阳光大厅取证件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开一个娱乐场所审批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全部手续办下来要将近三个月,现在各审批部门都在“阳光大厅”集中办公,只要办证资料齐全,符合相关手续,仅10天左右就可完成。”宁波文广新闻出版局行政审批处负责人介绍,从以前的“串联”到现在“并联”大大缩短了审批的时间,审批效率也大幅度的提高。
积极发挥平台集聚效应形成高效运作机制
“通过这次改革,权力得到分解,又形成制约,对很多局来说,这次改革是脱胎换骨的。”宁波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如此总结。 2002年之后,宁波市就已经建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行政审批服务体系,行政服务中心功能框架已经基本形成,老百姓要办的事几乎都可以在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2007年开始,宁波市本级及各县(市、区)的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再次成为改革的重要载体。据了解,在市文广新闻出版局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后的近一年时间内,窗口共受理行政审批申请1049件,平均每件办理时间比改革前提前了2.8天。同时,该局有一项行政审批时间原来需要60天,现在缩短到平均1.2天。据统计,到2009年3月,宁波市本级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事项由改革前的52%增加到73%,窗口直接签批办结率在50%以上的部门达到15个,行政审批处处长常驻行政服务中心比例由18.8%上升到68.2%。同时,部门之间相互业务沟通和协调更加便捷,投资项目、技术改造等联合审批事项的运作条件得到改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改革让政府“服务”从量变到质变
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是宁波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行行政管理创新,提高行政审批效能的重要举措。改革以前,审批权力行使过程多数仍分散在相关部门,旧的行政管理方式和流程实际并没有真正打破,中心发展存在着职能不到位、人员不到位、授权不到位和并联审批运作程序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改革后使一个部门的行政审批真正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处室办理、一个领导分管,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平台的整体功能得以大大强化。据悉,宁波各单位各部门在改革中围绕优化机制、提升效能、强化服务颇多创新之举。宁波市发改委将全部事项分为决策性事项与操作性事项两类,操作性事项由审批处直接办理,决策性事项由审批处受理,牵头组织相关处室或专家会商,综合各方意见后由审批处提出意见报委领导决策。宁波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光说:“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后,宁波市八成左右行政审批事项可在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直接办结,每件实际办理时限平均仅为5天,效率比改革前提高80%,涉及多部门的审批事项,通过行政服务中心这个综合平台协调运作,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间平均缩短2/3。”据介绍,宁波市本级42个部门承担行政审批的处室从原来的189个减少到目前的49个,缩减了74%。同时,改革完成后,各局内设机构数量、中层职数和编制总量基本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