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风雨过后 重建家园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9-08-17 08:25:39

建岙村的村民正在紧张地修筑墙基。记者 王鹏 摄

建岙村的墙上还留有当时撤离的标记。

崔岙村崔氏宗祠里,一些村民正忙着准备晚上的宴席。

  中国宁波网讯 距离记者8月2日顶着暴雨去鄞州区鄞江镇和章水镇采访已经有半个月了。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我市又经历了台风“莫拉克”的肆虐和好几次强降雨。面对一次次风雨来袭,受灾比较严重的几个村的村民们是如何应对的?他们被狂风暴雨摧毁的房屋如今修建得怎样了?他们的生活是否已经恢复正常?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和关切,昨天下午1点左右,记者一行四人再次驱车前往受灾比较严重的鄞江镇建岙村和章水镇崔岙村。

  鄞江镇建岙村

  重筑堤坝河道 随时保持警惕

  驱车进村,整洁的马路一旁是绿油油的农田,一旁是整齐的二层小楼,村里的狗儿在马路边追逐嬉戏。感觉有些诧异:这难道就是经历了好几次狂风暴雨侵袭的建岙村?

  进村道路拐了个弯,耳边突然传来“哗哗”的流水声,陪同我们一起前往的鄞江镇镇政府工作人员唐小勇说,这条河被村民叫做“建岙溪坑”。下车一看,河道在这里来了个180度的大拐弯,不少随着水流而下的碎石块挡了河水的去路,水流湍急。一块路面已经塌陷,唐小勇说,路面就是被8月2日那场大雨给冲垮的。

  沿村道而上,在一旁老房子的外墙还能看到鲜红的“撤离”、“危险区”等提示和指示方向的箭头。

  岙桥头、童家桥头、上唐:

  疏通河道,重筑堤坝

  岙桥头,7岁的马皓文正在自家门前玩着吹羽毛的游戏,家门口的地上平摊着好多潮湿的衣物。尽管昨天下午的阳光不错,但这些在水中浸泡了很长时间,甚至有些发霉的衣物看上去还是湿漉漉的。8月2日的暴雨把马浩文给吓坏了,“积水都已经到大人的小腿肚那里了。”

  马皓文家门前的斜坡已经被山洪冲得支离破碎,从村外请来的专业工程队和村里临时雇用的几个工人正忙着搬运河里的石块,一台挖掘机也正忙着清理河道。“本来都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结果周六又下了一场大雨,又给堵上了。”村民项女士说,“40多年了,还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雨。”

  连续的暴雨把童家桥头造了10多年的童家桥给冲垮了。河边的一段堤坝被冲毁,工程队正在忙着重建,原有的堤坝经过长年水流的冲洗,长满了青苔,而新建的堤坝则是光滑的青白色。

  离童家桥头不远处是上唐,两座锈迹斑斑的铁桥显得有点突兀。唐小勇说,这是临时搭建的便桥,村里一共搭建了4座便桥,供村民临时通行之用。灾后,鄞江镇将对7座被冲毁的桥梁进行重建,方案已经报相关部门审批。

  便桥旁的河道里,工人们用两根毛竹架起了一个十字架,横的那根竹竿一头挂上用来装淤泥的竹篮,一头由一个工人牵着,把淤泥传送到近10米高的堤坝上。

  碾子滩:

  菜场已经恢复营业

  距离8月2日已经有半个月了,住在碾子滩的陈夏芬至今还心有余悸,“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到过那么大的洪水。”电瓶车、电冰箱……全部泡在水里报废,看着被大水冲得一塌糊涂的家,陈夏芬的家人连上班的心情都没有。

  16日早上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导致村里暂时停电。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下雨时,村民早早地把碾子滩行动不便的老人扶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趁着难得的阳光,住在碾子滩37号的何国琴正忙着晒谷子。连续几次强降雨让她家的谷仓进了水,底层的一些谷子不得不扔掉。“听说这段时间还要下雨。”何国琴有些担心,之前家里被水冲走的半扇大门和脱落的大块墙面还来不及修复。

  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菜场这两天已经恢复营业了,他们的日常饮食基本上已经不成问题,“就是菜价和以前相比有点贵。”

  村临时安置点:

  八旬老人安心居住

  记者从建岙村妇女主任凌主任那里了解到,在由村旧办公楼改建的临时安置点里,还住着两户人家,其中一户就是81岁的唐翠玲。

  唐翠玲的右脚受了伤,她说是在水里逃生时不小心扭伤的,已经很多天了,还不见好转。

  在8月2日那场大雨中,村里的祠堂被大雨冲倒,把就在旁边的唐翠玲家的房子给压倒了。修房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唐小勇介绍说,房屋灾后重建,需要按法律规定来,有一个长期的规划。

  尽管是临时安置,但唐翠玲的“家”还是布置得井井有条,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电视机是从老年协会借来的;电冰箱是从大水里抢救出来的,找人修了一下,居然还能用;盖的被子也是从二楼抢出来的。

  一碗花生,一碗乌贼,灶台上还剩下半锅米饭,唐翠玲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就算下雨,也不怕大水淹了。”唐翠玲的几个儿子也已经来看过老人了,还给她带来了葡萄。

  尽管天气有所好转,但凌主任说,大家还是得保持警惕,只要一发现险情,村民们就会自动转移到地势比较高的村大会堂里去。

  ■章水镇崔岙村

  缺口筑起砖墙 谨防发生意外

  在樟溪河,暴涨的河水几乎和河岸齐平,不少村民打着赤膊在翻滚的河水里捕鱼。随着翻滚的水浪,老大的鱼不停跃出水面,有种“鱼跃龙门”的感觉,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而樟溪河两岸,还有不少村民在钓鱼。记者凑上前看了一下,不少人的桶里都已经装了半桶鱼。

  在广通桥,有两处地方被山洪冲垮,严重的一处有50多平方米的地表下陷。在一栋倒塌了一半的楼房前,记者看到,一只白色的抽水马桶还“顽强”地伫立在废墟上。为了安全起见,村委会已经在缺口处筑起了半人多高的砖墙,以防村民不慎进入,发生意外。

  横里21号是一间两层的老房子,村民许先生和蒋先生是一对连襟,他们正在清理一楼的厨房。许先生岳母家在风雨中变成了危房,他和蒋先生打算把这栋老房子清理一下,让岳母住。蒋先生刨土,许先生搬运,一个下午已经跑了10多趟了,“要想住进新房大概还要等两三天。”

  许先生的岳母现在暂住在21号对面的邻居家。临时的住处显得有些凌乱。饭桌上放着吃剩下的南瓜、芋艿和冬瓜。一家人很客气,切开刚买来的西瓜邀请记者一起分享。

  村口的崔氏宗祠里,人声鼎沸,打听后才知道有村民的孩子要上小学了,打算办酒席大宴亲朋。毛蚶、大肠、小糕点……冷菜基本上已经准备就绪,摆满了好几张桌子。比一般成人的手掌还要宽大的白蟹摆满了整整一笼屉,厨师在一旁忙得不可开交。

  ■相关新闻

  望春新村、钱南小区:

  积水基本退去

  希望尽快消毒

  本报讯(见习记者 王思远)前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使得望春新村与钱南小区的低洼处严重积水,近百名住户受灾。昨天下午,记者回访发现,两个小区的积水在前一天晚上已基本退去,居民生活恢复正常。

  下午2点,记者赶到望春新村时,低洼处的地面已经干了。原本漂浮在水面上的生活垃圾,水退去后,昨天早上已有清洁工打扫干净。

  昨天一早天气放晴,居民纷纷敞开门窗通风换气,并把浸湿的家具拿到外面晾晒。

  “今天天气不错,我一大早就把东西拿出来晒,已干得差不多了。”居民钱先生屋外的空地上堆放着10多双鞋,以及大大小小的橱柜和椅子,他正陆陆续续地把它们收拾进屋。

  “当时阴沟水都泛上来了,上面还漂着垃圾,被这么脏的水泡过,不打扫怎么行呢?”胡女士正在屋内仔细地擦拭桌椅。她说,家里被脏水淹过,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希望相关部门能发放一些消毒药品,住着也好放心。

  下午3点半,记者来到钱南小区,363弄最边上的两栋楼与车棚之间的过道积水已基本退去。地面上还残留几处小水洼。七八户居民的车棚大门敞开着,车棚内的地面还残留着水渍。

  ■各地连线

  全力开展

  灾后重建

  当前,各地正在组织力量,全力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奉化

  在奉化,堤防缺口153处,损坏灌溉设施708处,冲毁塘坝85座,其中,急需修复堤防39.2公里、堰坝105条。14日下午,奉化市发出了水利水毁工程灾后重建攻坚动员令,号召全社会力量参与抢险。首批1100万元专项资金已全部到位。

  象山

  在象山,台风“莫拉克”使该县受损水利设施达905处,其中132处损毁较严重,直接经济损失0.6亿元。连日来,该县水利局分8个组对全县18个镇乡(街道)的水毁工程进行了现场踏勘及核查测量,并对受损较严重的工程重新设计重建方案,指导帮助各镇乡(街道)尽快对水毁工程进行修复或重建。

  宁海

  在宁海,“莫拉克”台风带来的强降水给宁海县造成较大危害,全县18个乡镇(街道)中有12个乡镇(街道)不同程度遭受水灾,并造成宁海县198条公路毁损,道路中断33条。

  目前,防疫消毒组和“巡回医疗队”已深入灾区,对受灾严重及被水淹没的房屋、垃圾点、受灾畜禽养殖场等进行了拉网式消毒处理。

  针对灾后可能出现的滑坡等二次险情,该县派出了数百名人员深入灾区,对水库、重要堤防、海塘、地质灾害危险区加强安全巡查和监控,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东南商报记者 程 鑫 石承承 陈爱红 通讯员 陈 勇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