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开学前,孩子开始焦虑了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9-08-22 00:05:56

  【案例】

  暑假即将结束,不少家长犯了愁:孩子不想上学了。16岁的小洁(化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几天,她多次向父母提出要休学,原因是胃疼,可是父母带她看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有查出原因。得知不可能休学后,小洁又提出要转学,说是“想换个学习环境”。她的焦虑明明白白写在脸上,总是莫名的烦躁,常有意无意地念叨着,离开学还有几天。生活作息规律也完全打乱了,原本10点准时上床,但现在总是要拖到凌晨才睡觉,还振振有辞:“要拉长美好假期的每一天”。母亲有些不明白,小洁成绩也不算差,怎么这么怕开学?她觉得女儿是出现了心理问题,于是带着她去康宁医院看心理门诊。

  小洁其实不是个例,记者从康宁医院了解到,从上周开始,前来咨询或就诊的青少年明显增多。不少孩子面对即将重新开始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抵触情绪。症状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装病,有的孩子失眠,有的孩子没日没夜地上网、打游戏。

  焦虑的有两种孩子:特别爱学的,和特别不爱学的

  与想象中不同,这些“恐学”的孩子不都是所谓的“差生”。宁波市医学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部主任医师,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多年的王晓笳告诉记者,对开学表现出过度焦虑的孩子基本成两个极端,一种是特别用功的,其中不乏重点学校的尖子生。暑假最后几天往往呈现一种后悔的心态:“暑假中不少日子都虚耗过去了,很多同学天天在补课,开学了有可能会超过我。”“暑假里我太放松了,状态调整不过来,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我怎么跟得上?”这些孩子往往过多地给自己压力,期望自己会成为最好,在这种情绪影响下,就出现了“焦虑障碍”。

  而另一种孩子是平时就不太爱学习,成绩不好,或者人际关系不太好的,暑假期间过于放松,不愿意回到那个紧张而忙碌或者有点敌意的环境中去。王晓笳说,他们害怕的其实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学校的那种充满竞争,落后就会被瞧不起的环境。

  专家建议:最后一周,逐渐向学校作息看齐

  如何缓解开学前的焦虑?王晓笳建议,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调节心态,克服畏难情绪。首先,家长自己不要过于紧张,在孩子面前要坦然,不要老是提“开学了,你要收收心”之类的话,尤其对那些常给自己加压的学生,家长应该多和沟通,使其放松心态,放低对自己原有的过高预期;对于那些厌学的孩子,家长要学会激发孩子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此外,假期最后一周是孩子的恢复期,可先从作息上做些调整,从暑期的分散活动渐渐调整为有规律的作息,并向学校的作息时间看齐。

  而学生自己也可做一些调整,听听音乐,向能见到的最远的建筑物眺望,选择一处舒适、安静的环境,放松肌肉,展开想象,让压力得到释放。适当降低自己的学习强度,以轻松的心态面临新学期。

  东南商报记者 樊卓婧 通讯员 翁晓芬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