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本报和市民营企业协会、市慈善总会携手开展的“民企阳光”助学行动已经连续举办5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昨日,有几件事让记者再次深受感动。
钱女士助学一诺千金
“记者同志,我终于可以自豪地告诉你,我完成了自己的承诺,帮助结对的贫困生罗斌,连续4年每年资助5000元学费。”昨日下午,一个陌生的电话打进记者的手机。打电话的人自称是“三年前参加‘民企阳光’助学活动的钱女士。”
原来,2006年本报开展“民企阳光”助学活动时,钱女士获悉了罗斌考上大学后无钱交学费的情况,于是,通过本报牵线搭桥,钱女士决定与罗斌结成助学对子,每年资助他5000元,直到他大学毕业。
钱女士真名叫钱静雅,只是宁波大酒店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收入并不高,当时自己的孩子也在上大学。每年帮助罗斌的5000元学费,都是她精打细算后节省下来的。“我曾经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完成这一承诺。现在,我把第4年的5000元也交给他了。”钱静雅说起这些,非常开心。
钱静雅说:“最让我开心的是罗斌非常懂事,很孝顺他的妈妈。暑寒假他回宁波时,我们都会聚一聚,我会给他讲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罗斌从大二开始当班长,学习成绩非常好。我希望他能继续努力学习,将来能好好报效社会。”钱静雅觉得,本报搭建的这个助学平台实在太有意义了。
“顺其自然”再伸援手
昨日下午,汇款人一栏以“其其”署名的3000元汇款单,让记者既感动,又颇费周折。
此前,本报曾报道了象山的鲍琴琴同学父亲去世、母亲无力承担她上大学的费用。宁波知名爱心人士“顺其自然”获悉后,决定再度出手相助,并以“其其”署名,通过邮政汇款3000元。
然而,当初写这篇报道的作者是“记者毛信意和实习生李天楠”,“顺其自然”在汇款单的收款人一栏,写了“李天楠”。取款时必须有收款人的身份证。李天楠目前已经结束实习,返回四川一所高校上学。记者短期内无法获得他的身份证,于是,只好让报社出具了“委托记者毛信意代领”的证明。
昨日下午,记者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宁波海曙区东门支行取款,但柜台工作人员认为不符合规定要求,不能取款。汇款人用的是假地址,无法退回这笔捐款,怎么办?后来,工作人员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并经再三核实,让记者再补办所需的手续,先后费时将近2小时,记者终于取回了这笔捐款,并和另一笔100元的个人捐款一起,交到鲍琴琴同学妈妈的手中。鲍琴琴的妈妈非常感动。
此外,本报报道过的贫困生叶凇凇,已与宁波某公司老总结对。昨日,这位老总特地从宁波开车到余姚,看望叶凇凇和她的妈妈,给她送去了行李箱等上学的用品,勉励她好好学习。此前,他已为女孩支付了1万元的学费。妈妈告诉记者,她感谢“民企阳光”助学行动,一定会教育女儿好好学习,好好做人,报效社会的。
东南商报记者 毛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