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从昨、前两天在慈溪召开的有关工作会议上获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我市即将结束野外实地调查阶段,将转入资料整理和汇总阶段。
至2009年7月底,全市共调查了各类不可移动文物50000余处,遗存类型涵盖六大类五十小类,总调查登记11980处,其中新发现为5778处,复查1044处,一般登记5158处;共调查行政村(社区)2791个,已完成总量的90%,自然村完成数量9973个,已完成总量的91%。
各级普查机构更新普查理念,注重对近现代工业遗产、乡土建筑和老字号等新型文化遗产的调查,大量新类型的文化遗存被发现,如慈城火车站,姚江大闸,余姚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渡漕,北仑梅山盐场旧址,象山岩画,宁海石碾等。同时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的文物遗存开展专题调查,市普查办专题完成了宁波明清海防遗存调查,镇海、北仑等地开展宁波帮专题调查,严信厚墓遗址、钱业巨子郑浦山墓等一大批“宁波帮”史迹被发现。
在全国率先把水下文物普查纳入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范畴,水下考古普查队在象山南部海域发现一艘清代木质商贸运输沉船和两艘大铁轮,今年7月至8月完成象山渔山列岛古沉船群遗址的重点调查和象山石浦港、温州洞头列岛、舟山嵊泗列岛等海域的水下文物普查活动。
大运河(宁波段)遗产资源调查工作顺利完成,为紧随其后的申遗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二阶段浙江省首个验收试点和全国6个(县、区)验收试点单位之一,海曙区已于今年6月通过了国家验收。9月份,我市“三普”初步验收工作将全面启动,计划到年底完成所有县(市)区初步验收工作。
宁波日报记者陈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