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一个山村80%左右的生活垃圾变成了肥料,半年才需要清运一回。象山县西周镇农村这一“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模式,受到了市环保局的关注,并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26日,笔者在象山县西周镇的下芭蕉村采访时看到,村子外建有两间垃圾处理房和一间垃圾分类房。通过垃圾分类,容易腐烂的生活垃圾被倒进垃圾处理房内,阳光透过玻璃房顶加速垃圾的发酵。垃圾处理房顶部还放置了活性炭,对房内散发出来的臭气进行除臭处理。这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被当地人称为“太阳能有机垃圾处理系统”,由农村传统堆肥方式改良而成。下芭蕉村这一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自去年10月投用至今,村里110吨生活垃圾中80%左右变成了肥料,目前只有21吨生活垃圾被清运出山,而且一年只需清运两次。
像下芭蕉村这样处理生活垃圾的行政村,目前在象山西周镇有25个。到今年年底,西周镇配备这种“太阳能有机垃圾处理系统”的村庄将达到35个。西周镇政府为此算了一笔账:按照现有“村收集、镇中转、县填埋”的农村生活垃圾三级处理模式,将垃圾清运出山的成本相对较高。为这些村庄建成“太阳能有机垃圾处理系统”,约需投资130万元。这些设施投入运行后,两年即可收回成本。另外,这种由生活垃圾腐化而成的肥料还成了当地农民的“抢手货”。
市环保局局长徐畅成认为,全市如果都能按照象山西周镇的“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模式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不仅可以节省处理成本,还可大大延长现有县级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
宁波日报记者曹爱方 通讯员谢小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