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天安门模型圆了她的北京梦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9-08-31 07:22:07

2006年,陈佩佩抱着孙子在东钱湖天安门模型前留影。记者 王鹏 翻拍

1966年,陈佩佩在北京天安门前留影。

  陈佩佩第一次去北京时只有14岁,那次北京之行不仅圆了她小时候的梦想,也改变了她的生活。

  穷苦孩子早当家

  陈佩佩祖籍宁波,上世纪50年代初出生于上海,她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全家6口人就住在上海市区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两张床、一张餐桌、一套壁挂式的碗橱,是全部的家当。

  陈佩佩还记得,那时爸爸每个月的工资只有70元,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收入,但对于这个6口之家来说,这样的工资却只能维持全家人基本的生活。

  父母平时忙于工作,作为家中的长女,陈佩佩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做饭,照看弟弟妹妹。

  尽管生活并不宽裕,但陈佩佩的童年还是充满了乐趣。一有空余时间,她就和小朋友一起跳橡皮筋、踢毽子等。当时,陈佩佩和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就是表演,三五个人各自扮演一个角色,学别人唱戏。

  年少时京城寻梦

  1966年9月,14岁的陈佩佩上了初一,学校离家很远,她喜欢骑自行车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既省钱也锻炼身体。作为班里的英语课代表,陈佩佩喜欢英语,最大的梦想就是将来能考上一所好大学,成为一名翻译。

  “爸爸妈妈,我们去北京了,你们不用担心。”1966年12月,陈佩佩在家中的小黑板上留下了这样一行字,和同学一起搭乘北上的火车,向北京出发,这也是她第一次去北京,而她对北京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课本。

  第一次出远门,陈佩佩和同学竟没带一分钱,幸运的是,沿途得到了不少人的帮助,一路的吃、穿、住、行都是免费的,吃的是馒头蘸酱菜,米饭熬汤;穿的是军绿色大衣。

  安顿好住处,陈佩佩和同学迫不及待地跑到天安门广场,在那里拍照留念。当时她就下定决心要保留这张照片,见证时代的变化。

  苦尽甘来心释然

  1969年,17岁的陈佩佩插队到鄞县汉林当起了农民。在这期间,她挑过水泥,砍过柴,养过蚕宝宝。不过,这些工作都不是陈佩佩所喜欢的。一个偶然的机会,陈佩佩成了一名教师,不仅要教多门课程,还包办了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几乎所有课程。

  陈佩佩说,当时父亲每个月都会从工资里抽出10元寄给她,这10元钱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1971年,陈佩佩结婚后跟着丈夫到了宁波湾头,如今他们的一对子女早已学有所成,各自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儿子顶替她去了上海,和儿媳都是中学老师;女儿女婿在宁波工作顺利。陈佩佩夫妻俩则一直经营着他们的报刊亭,一家人的生活幸福美满。

  抱孙子留影圆梦

  陈佩佩说,自从14岁那年她去过北京后,就一直想再去北京看看这些年来发生的变化,但是因为工作和家庭的缘故,迟迟未能成行,这也成为她心中一个很大的遗憾,“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再去一次北京,最好能和一家人一起去。”

  2006年,东钱湖小普陀景区内用菊花搭起了一个“天安门”,陈佩佩抱着她2岁的孙子在“天安门”前留了影,对还在咿呀学语的孙子说:“奶奶曾经去过北京,那之后就没去过,你现在就先和奶奶在这里拍照留念吧。”

  东南商报实习生 张海飞  记者 石承承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