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焦点报道
扩大就业 健全社保 人尽其才(共和国部长访谈录)
稿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09-09-01 09:20:3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尹蔚民

  【提要】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人才数量不断增长。

  扩大就业,让亿万百姓有“饭碗”

  “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千家万户,是件天大的事。”谈起就业,尹蔚民很动感情。他表示,作为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我国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面临着十几亿人要吃饭和数以亿计的劳动力要工作的巨大挑战。“可喜的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亿万百姓有了赖以谋生的‘饭碗’,进而改善生活,实现更大的发展。”

  尹蔚民说,60年间我国曾经历三次严峻的失业挑战,每一次都沉着应对,破解了难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旧社会遗留下来400万失业人员,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在那一阶段,国家果断实施“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就业工作,对当时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次是在“文革”结束后,1000多万上山下乡人员陆续返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扩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就业渠道,广开就业门路。“1979年到1983年,我国累计安置城镇就业3916万人,不仅缓解了上山下乡返城人员就业问题,而且打破了主要依靠国有企业就业的传统模式,使就业形式和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

  第三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凸显。“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到2001年,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累计2550万人,绝大多数先后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按时领取基本生活费,成功地实现了企业富余人员分流的“软着陆”。

  在一次次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我国城乡就业规模也不断扩大。全部就业人员由1952年的2.07亿增加到2008年的7.75亿,增长了3.74倍,其中1978年到2008年年均增加1200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在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国内外经济起伏变化复杂的情况下,成功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尹蔚民表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我国面临更加复杂而艰巨的就业任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三个群体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不过,对保持就业形势平稳,他充满了信心。“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重大的民生问题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统筹安排和部署。相信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我们一定能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确保就业稳定。”

  健全社会保障,为百姓织就“安全网”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即将启动。前不久,尹蔚民到先期试点的陕西宝鸡农村调研,一位刚领到养老金的农民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我问他,养老金准备怎么花。他回答,过去只舍得吃辣子面,现在能吃臊子面;还要给孙子买书,孙子开心了,全家人都高兴。你看,社会保障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每月几百元钱那么单纯。”

  尹蔚民说,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的社会保障历史正是以新中国的建立为起点,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一步步推开并不断改革完善的。

  60年来,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08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19亿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达到3.18亿人,8.15亿农民参加了新农合,10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保障制度,6600多万居民享受城乡低保。

  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国家连续5年统一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由2000年的月人均544元提高到2009年调整后的1200元;新农合的筹资水平经过两次调整,从年人均30元提高到100元,大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从最初的20%多提高到去年的38%;国家还多次提高了低保标准和失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使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社会保障的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经过几十年探索,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和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制度运行总体平稳。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普遍实施,实现了从单位福利向统筹互济的社会保险的转变。

  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城镇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全部实现了由银行代发,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待遇也相继改变了由单位报销的方式,改为由社保机构与相关服务机构直接结算或通过银行支付;73%的企业退休人员纳入街道社区管理服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发挥了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的作用”。尹蔚民这样评价。

  建设人才队伍,让“第一资源”迸发无穷活力

  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才工作的改革发展历程,尹蔚民特别提到四个重要的关节点。

  其一是新中国刚成立时,百业待兴,党中央对旧有的200多万知识分子安排了适当的工作和职位,海外赤子纷纷回国投身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7年,共有2500多名留学生回国工作。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回国的就有21位。1964年原子弹爆炸,1967年氢弹爆炸,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成功,这一项项举世闻名的科研成果背后,都跃动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的身影。

  其二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广大知识分子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那时尹蔚民刚参加工作,“我还记得当时《人民文学》刊登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的事迹成了青年人的偶像,激发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解放思想,打破束缚,人才工作在改革开放中恢复发展。

  其三是1993年第一次全国人才技术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们开始认识到人才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才工作进入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稳步推进的新阶段。

  其四是2003年12月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类人才队伍迅猛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60年来,我国人才数量不断增长,到2007年底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4亿人,其中党政人才625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232万人,专业技术人才4520万人,技能人才5986万人,农村实用人才793万人,同时涌现一批袁隆平这样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许振超这样的高技能人才。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在经济社会建设的主战场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迸发出无穷活力。

  “国以才立,政以才兴,业以才治。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多年从事人才建设工作,尹蔚民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和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使我国尽早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

【编辑: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