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特别推荐
中国十二万大学生进军营 解放军兵源素质大提高
稿源: 中国新闻网  | 2009-09-01 12:56:48

  资料图片:2007年9月,在公安边防部队呼和浩特指挥学校,教官纠正学员的跪姿射击动作。 内蒙古、吉林、河北等8个省区市的公安边防部队新入伍的576名高校毕业生,当时正在公安边防部队呼和浩特指挥学校接受为期四个半月的集训。 新华社记者 李睿 摄

  清华大学电子系本科生刘培今年选择前往海军潜艇作战部队,成为清华近年来第一个前往潜艇部队从事基层指挥工作的毕业生。他是清华六名应征入伍者中的一员,也是全国十二万余高校应届毕业生入伍大军中的一分子。

  当二00五年刚开始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高明告别校园进军营制造的轰动效应,今已难寻。与高明两年后重返校园不同的是,刘培等人将长期扎根军营,在部队建功立业。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说,本次十二万名大学生入伍“是历史的重复,更是时代使然”。他撰文回忆起解放军历史上有过三次知识分子或学生大规模入伍,带来的都是军队人才队伍建设上的大发展。

  第一次出现在延安时期。大批知识分子投奔延安,带来延安文化建设的一次跃升。据统计,从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二年底,有十万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障碍投奔延安,出现“天下英雄豪杰云集延安”之势。

  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适应军队建设的需要和改善部队官兵的文化构成,国家动员数万名大学生进军队,不仅提高了部队的整体文化素质,同时也保证了一些技术军兵种顺利组建成军。

  第三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更好地完成建设机械化军队对军官素质的需要,从一九八三年起,连续三年从地方大学批量招收毕业生,补充到基层军事指挥岗位上去。当时人们习惯称之为“学生官”。

  公方彬表示,与前三次大量吸收知识青年入伍相比,本次招收大学生入伍,与其说是军队建设的特殊举措,不如说是国家与军队建设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据了解,除少量急需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干部特招入伍以外,今年是中国军队首次大规模从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中直招士官。

  实际上这一大好局面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大学生兵员数量与政策直接相关。二00一年九月,修改后的《征兵工作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条例》规定:依法可以缓征的、正在全日制高等学校就学的学生,本人自愿应征且符合条件的,可以批准服现役,原就读学校应保留其学籍,退伍后准其复学。这一年,各地在校大学生有两千多人获准应征入伍。

  二00八年二月,国防部征兵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做好各级各类院校的征兵普查工作。二百三十二万三千名潜在征集对象纳入兵役机关视野。充分考虑升学和就业的影响,仍有一百四十四万名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可以应征。

  二00九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将由政府补偿大学读书期间的相应学费,代偿助学贷款,每年最高可达六千元,总金额可达二点四万元人民币。大学生服义务兵役期间,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还可按规定享受优先。一些高校毕业生把参加预征当作就业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与二00一年相比,二00九年征集大学生入伍年度总量扩大近六十倍;即使与二00八年相比,也增加了两倍。许多高校老师认为,现在大学生投身军营,除了理想还有长远发展等现实考虑,更成熟也更理智。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徐艳国处长认为,大学生只有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实际,才能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因为在这些工作中他们也受到了锻炼。(记者 马海燕)

【编辑: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