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头也有细腻柔情
李益波块头很大,一米八几的身材,体重一百多公斤,但了解他的人却说,他是个很细腻的人。
今年6月3日下午,正值下班高峰时段。李益波看到一个40多岁的男子骑着一辆锈迹斑斑的摩托车,不仅头盔没戴,车后座还坐着一名女子。“这么危险的摩托车还开!”李益波把车拦下了。“我也没办法,民警同志,我老婆手烫伤了,你看……”男子指着后座女子的左手臂说。李益波一看,那名女子伤得很厉害,得马上送医院。“这样吧,这车是个定时炸弹,不能开,我送你们去医院。”说完,李益波让同事把摩托车扣住,自己开车将这对夫妻送到了医院。
萧王庙街道肖桥头村村主任陈启均向记者说了一件发生在今年台风“莫拉克”期间的事。那天,猛涨的河水涌上了路面,一辆行驶中的轿车被洪水冲到了河坎边,半个车身悬空,随时可能坠河。接到报警后,李益波赶到了现场,立即跳入水中,用肩膀扛住车子,随后打电话给陈启均,让他带人前去帮忙。陈启均带人赶到时,车内的一男一女已吓呆了,大家协力才将轿车移到了安全地段。
去世前连续加了4个夜班
“这是他上个月的纠违数,1235起。这是7月份的,1187起。”中队长徐康算了一下,去年李益波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11224起,平均每天60多起。
交警工作可不轻松。今年8月11日,我省实施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五条常态严管措施。按要求,晚上9时10分撤岗,但李益波总是超过撤岗时间半个多小时才回中队,再回到位于奉化城关的家里早已是深夜了。可第二天早上,他肯定准时出现在管辖路段。上周三,得知有同事因连续工作需要休整,他又主动提出加班。去世前,他已经连续加了4个夜班。
交警上路执勤,最关键的是见警率、管事率,这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在江口立交桥,辖区群众总能看到一个顶着烈日、冒着严寒的马路天使形象——平头,茶色眼镜,白色荧光背心,身材魁梧。
妻子眼里他太忙了
昨天,记者走进了李益波家,他的妻子邬南儿正默默地整理着李益波的遗物。书桌上放着厚厚三沓发黄的工作笔记本。8月5日,晴,今天纠违45起、5件教育,晚上设卡加班;8月6日,今日值班、巡逻34线;8月7日,阴,上午巡34线,纠违20起,下午开会;8月8日,34线巡逻,纠违36起,查获无证驾驶,晚上加班;8月9日…
这样的笔记本有七八十本,从1993年参加工作至今,他每天记录着自己的工作历程,在笔记中,到处是加班、值班等字眼,竟然找不出“休息”两字。
邬南儿面前有一堆荣誉证书,共45本,这记载着李益波工作以来获得的荣誉。六次被评为市级机关优秀工作者、4次受到奉化市公安局嘉奖、全省公安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奉化市优秀共产党员、“纠违之星”、市“十佳交警”,荣誉头衔太多了。
“自从他干了警察,唯一一次旅行是我逼他请年休假去了趟西安。”邬南儿喃喃述说着,“我和他是初中同学,1998年12月结的婚,那年很冷,当时他在巡特警大队工作,结了婚他就去卡点值班了。”
“他就喜欢穿警服。走的那天晚上,他刚下班,把身上的警服脱下来扔给我,衣服第一粒扣子掉了,他让我钉好,没想到,他进浴室没5分钟,就倒在了浴缸里。”
宁波晚报记者 戴伟龙 通讯员 汪志 张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