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者吴先生和李文国在交流
前天本报独家报道了民国铁制窨井盖现身厂堂街一事后,立即引起众多读者关注。昨天一早,读者吴先生就给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来电,说据他知道,在中山西路旁的拗花巷也有一块类似的井盖,而且也保存完好。
而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本报报道中提及的铸制窨井盖的昌兴厂,其1935年-1936年在任的厂长的儿子、85岁的罗根发老人现在就住在宁波!老人看到晚报的报道后,跟在台湾的93岁的哥哥互通了关于当时昌兴厂的信息,并提供给记者作参考。
上海师傅来昌兴厂主持工作
1935年,罗根发当时才10岁,在家里兄弟六人中排行老二,是唯一跟着父母从上海来宁波居住的孩子。
“我父亲罗树生,没来宁波之前,在上海搞了10多年的机器模型,在铸铁、翻砂等工艺上小有成就,这也许就是当时昌兴厂请他来主持工作的原因吧!”85岁的罗根发老先生回忆起父亲在昌兴厂的工作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昌兴厂的全称叫‘鄞县昌兴翻砂厂’,当时只有四五十个工人,这在行业中规模不算很大。而且父亲到宁波前,昌兴厂的生意似乎不太景气,后来父亲就接手了铸造市政窨井盖的活。”
为了使提供给晚报的信息更可靠,罗根发老人还特意与在台湾的93岁的大哥罗世耕通了电话。罗根发到宁波不久,原本在宁波昌兴厂实习的大哥罗世耕就回了上海,照顾其他弟弟妹妹去了,但当时已成年的大哥对父亲及昌兴厂的情况比那时才10岁的罗根发要更了解。
“昌兴厂当时生产的窨井盖,确实是采用进口生铁原料。除了这种正方形实心的井盖,还有一种像隔栅似的长方形半空心井盖,后者多用在大马路旁的雨水井上。”罗根发老人向记者转述了其兄长的回忆,“昌兴厂在父亲来到以前已经经营了两年,但一直不景气。而在1936年完成了当时政府指定的铸造市政窨井盖工作之后,因为经济、战事等原因,很快又难以为继,停产歇业了。父亲也只好带着我和母亲,重又回到了上海。”
罗根发老人对昌兴厂的位置记得特别清楚,他说:“厂就在当时的江北外马路三横街一带,西面有一座封神桥,南面是泰康机械厂,再往南就是招商局。”
老人表示,从晚报上得知,父亲当时主持生产的物件至今仍完好地在“工作”,并成为宁波近代市政建设的见证,他和在台湾的兄长心里都异常激动。如需他们提供相关信息,一定出力。
拗花巷的井盖产自民国24年
在中山西路南侧的拗花巷,根据热心读者吴先生提供的线索,文保专家李文国又有了新发现:拗花巷与惠政巷交叉口,一段不足2米宽的路面上,一块产于民国24年(1935年)的铁制窨井盖又被找到了。
这只井盖整体也很完整,但表面磨损比厂堂街那块要严重得多,中间一列“鄞县整理城河委员会”字样依稀可辨,而一侧角落上“民国念四年华通厂造”的小字几乎已经难以辨识。
“虽然早就知道这里有这么一块民国时期的井盖,但不知道它有多大的文物价值,这是在昨天看了晚报的报道后,才意识到的。这附近也在拆迁了,每天都有许多破烂王过来,晚报的报道提醒了我,要尽快保护这件文物,不然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给破烂王偷去当废铁买了。”吴先生说,他想到这些,就马上向晚报报料。现在看到文保专家来了,他心里感到很踏实。
为了避免这块井盖转移保护之后,井口裸露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不安全因素,记者随即通过市城管行政执法96310热线,与海曙区市政管理处取得了联系。该处立即派人到现场更换了井盖。
待一切安排妥当,李文国带着又一件宝贝回到了海曙文保所。
“这块井盖竟然比先前那块铸造得还要结实。”一番观察后,李文国告诉记者,“井盖为边长42厘米的正方形,边缘最厚处达7厘米,总重量在25公斤左右。足足比厂堂街那块厚了3厘米,重了近10公斤。”
“好家伙,看来这华通厂的铸造能力应该比昌兴厂还要强。”李文国惊叹道,“从这两块实实在在的铸铁井盖看得出,陈宝麟在任鄞县县长时兴起的市政建设规模有多大。”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在您的周围,又有新发现,请及时告诉我们,保护这个城市的历史,你我都有责任!
宁波晚报记者 吴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