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不少废弃矿山成旅游景点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9-09-06 08:33:55

  中国宁波网讯 虽然每天要开挖超万吨石料,但北仑爬山岗石矿场却很难见到尘土飞扬,几个已经闭坑的矿区也已恢复一片绿色,这个全省惟一的绿色矿山成为国内矿山生态治理的“样本”。昨天,市国土部门发布信息,我市石矿产量和矿山治理率已双双跃居全省首位。

  最近几年,随着我市围涂、公路、住房等各类建设项目的不断上马,对石料的需求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数据表明,2004年,全市石料使用量只有3000多万吨,到去年已猛增至7500万吨,今年将突破8000万吨。

  “石矿产量大幅提升,但矿山数量却一直在缩减。”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说,过去石料开挖比较随意,哪里好开采、好运输,就在哪里开工,致使众多“长藤结瓜”式的小矿山山体裸露、植被破坏、生态环境受损严重。根据2006年新制订的规划,我市设定了禁采、限采和开采区,在关闭一批小矿山的基础上,对相邻矿区进行整合,选择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企业进驻。如今,全市矿山数量已从2004年的377座减少到171座。

  鄞州区高桥镇后山过去曾分布有4座矿山,现已整合成我市规模最大的采石场。去年以来,采石场投资1500万元,购置潜孔钻、振动筛等先进设备,安装了新的生产线,使设备实现封闭或湿法运行。在这里可以看到,矿山剥离的表土、废渣、尾矿都有各自的堆放场所,工人正对已开挖完毕的矿区进行生态复绿,曾经寸草不生的石壁上已长出青青小草。据介绍,目前我市已全面推行矿山治理备用金制度,开矿企业在进场前,就必须按事先确定的生态治理方案,把所需资金上缴到国土部门,此举使“只开采、不治理”的传统作业方式成为过去。

  多年来,我市众多的废弃矿山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从2006年开始,我市筛选出其中的222座实施生态复绿。针对这一世界性的难题,我市采用“土洋”结合的办法。“土”办法是爆破削坡后,用本地乔、灌、藤、草优势品种进行复合种植;“洋”办法即客土喷播法,即在岩面上架网,先喷涂土壤、有机质、保水剂,然后再喷含草籽的混合料。如今,我市已筛选出一批矿山绿化品种,草类有弯叶画眉等,攀援植物有爬山虎、油麻藤等。目前,这些矿山中有83%完成了生态复绿,不少废弃矿已成为当地新的旅游资源。

  宁波日报 记者 罗涟浩 冯 军

【编辑:陈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