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象山)开渔节开幕已进入倒计时。这几天,来自各地的游客惊喜地发现,在象山,无论走在哪里,都置身于半岛独具的浓浓渔文化之中……
“过去总是提‘文艺搭台,经贸唱戏’,文化始终处于配角的位置。现在我们大力推进渔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开发,近几届开渔节上我们不搞经贸签约,让文化真正唱起了主角!”象山县委宣传部部长洪贤兴说。
喜欢把自己称作“渔家儿女”的象山人,多在海边长大,祖祖辈辈靠着海,吃着海,耕海牧渔,世代生息中形成的习俗,深深地印着他们的文化形态。在这里,原生的文化俯拾即是,有渔具、渔船、渔场、渔港、渔汛、渔灯、渔歌、渔曲、渔鼓……近年来,象山人通过开渔节这一载体,让散落在渔区、海岛、渔民生活中的踩街、对歌、抬阁、挂鱼灯、舞龙灯、跑马灯等一系列古老的民间活动纷纷登台亮相,重新焕发出了新鲜而持久的活力。
从2004年开始,象山有关机构和民间爱好者还成立了渔文化研究会,开展渔文化学术研究。近年来,相继整理出版了《象山妈祖文化概论》、《中国渔文化论文集》等书籍,并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渔文化》杂志,其研究的专业性、前瞻性频受专家好评。
渔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开发,也培养了一支具有相当水准的象山渔文化队伍:舞蹈《辣螺姑娘》被列为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展演节目;舞蹈《挂灯》、《灯光明灯儿亮》先后夺得全国群星奖舞蹈银奖、省舞蹈大赛一等奖;气势雄浑的爵溪《海达渔鼓》以绝对优势获得2006年浙江省“群星奖”广场舞蹈大赛金奖第一名,2007年更是喜获全国群星奖。
渔文化的复活还带动了其他相关艺术品种的同步发展,以“渔”为主的摄影、剪纸、美术、竹根雕、贝雕等艺术得以发扬光大,并且在国际大赛中频频获奖,为象山赢回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
精心呵护渔文化,让象山人有了丰厚的回报。在去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象山有4项入选:石浦妈祖信仰及迎亲习俗、象山开洋与谢洋节、象山晒盐技艺、徐福东渡传说。象山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多名列全省第一。去年,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命名象山县为“中国渔文化之乡”,并批准在此建立“中国渔文化研究基地”。
与此同时,渔文化的振兴也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中国渔村开发,石浦渔港古镇街区修缮及全国罕见的鱼师庙复建,一批具有渔文化特色的竹根雕艺术馆、剪纸艺术馆、船模制作中心和渔灯制作中心、渔文化工艺品展销中心相继成立。具有浓郁渔文化的海洋旅游和海洋休闲业,已成为象山经济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最近几年,来象山的海内外游客每年超过300万人次,而以渔文化为主要创作内容的竹木雕刻、仿古家具、古典工艺鞋等象山民间工艺品,也已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个年销售出口3亿多元的大产业,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象山人还将渔文化注入海鲜餐饮文化,并挖掘开发了一菜一咏一故事的象山民间“海鲜十六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规模的“象山牌”海鲜、餐馆、酒楼在浙江以及周边城市一带已不下60家。去年,象山餐饮业的营业额达16亿,其中外地餐饮店占40%。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构成了竞争的‘软实力’。”象山县主要领导认为,按照过去的方法“吃海”,“一条鱼就是一条鱼”,现在,产业链扩展、延伸了,象山渔文化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达12万人,年市场营业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15.4%,“渔文化”已让一条鱼变出百条鱼的价值。
宁波日报记者 王量迪 象山记者站 丁华 孙建军 陈光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