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生今年已过不惑之年。回忆小时候的生活,有一件事记忆犹新。有一次,他们兄弟俩到外婆家去,外婆拿出一根香蕉,一人一半,吃起来说不出的香甜。
也许不少人都有同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能吃到香蕉,实在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因为那个时候,水果真是少之又少。
宁波的“水果热”特别是名果生产热潮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掀起的,政府提倡利用山地和海涂资源发展果园。1979年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家在资金、技术、物资上给予支持,建设贸工农型水果生产基地。同时,实行果品随行就市,按质论价,自由经销。农民有了栽植的自主权,发展水果业热情高涨,全市果园面积以平均每年近5万亩的速度增长,水果产量以平均每年1万吨的速度增长。1981年,宁海、象山列入全国柑橘基地县;1986年,余姚列入全国杨梅基地县。到1987年,全市果园面积已经超过50万亩,产量11.8万吨,具有宁波地方特色的果品区域格局基本形成,如象山港和三门湾一带的柑橘,奉化江沿岸近山区的水蜜桃,姚江沿岸低山区的杨梅,北仑的金柑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蜜梨、葡萄、枇杷等新兴水果种植面积迅速扩张,与此同时,大量工商业主也投身水果产业,他们承包荒山、荒地和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开发果园,新发展蜜梨、葡萄、枇杷、杨梅、猕猴桃等水果。这为我市水果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市柑橘、杨梅、水蜜桃等主要水果产区集中度高,涉及面广,一些产区的农户几乎人人与水果生产联系在一起。目前,柑橘、杨梅、蜜梨、水蜜桃、葡萄、枇杷已成为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是产区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