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1981年2月12日,澳大利亚第六届医学大会开幕,600多名学者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开幕过后的学术报告,第一个发言的是个宁波人,一口英语沉稳流利。
这是澳方唯一邀请的中国人,也是宁波第一次派人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他叫吴元章,时年69岁,时任宁波市卫生局副局长、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宁波分会会长。
转眼近30年过去,吴元章已经去世近5年。昨天,吴老的儿女找出了父亲当年的工作笔记,字如其人,工工整整,记录着30年前出访的点滴细节。苦练英语出国交流吴元章出生于医学世家,其父吴莲艇是保黎医院的筹建人之一和首任院长,他继承了父亲悬壶济世的理想,大学毕业后回到宁波接手父亲创办的天生医院。解放后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停办自己的医院,任政府接管的华美医院(现市第二医院)副院长,后来又做了卫生局副局长。文革期间,吴元章被打成“牛鬼蛇神”……
上世纪80年代初,吴元章在恢复领导岗位后不久,就接到了去澳大利亚的通知。
这一张通知,是对吴元章的肯定,全国唯一的名额给了他。可是吴元章心里并不轻松,此行孤身一人,没有同行,没有翻译,他必须在那个全世界瞩目的会上,用英语介绍当时中国的医疗状况。
他是怎么准备的?吴元章的笔记中没有提到。儿女们回忆,那段日子,父亲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每天都在整理资料,写演讲稿,一遍遍地修改。他常常熬红了双眼,被家里的孩子戏称为“小白兔”。
更让孩子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英语的突飞猛进。吴元章自1939年大学毕业后,有40多年没讲过英语了。到了澳大利亚,他要用英语演讲、回答提问,还要和人交流。所幸,吴元章英语底子不错,大学毕业的女婿也能说上几句,他每天拉着女婿练习口语。短短两个月内,吴元章练成一口流利的英语。介绍中国赤脚医生吴元章为学术报告精心准备的课题是关于基层医疗的,他特别提到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名词——赤脚医生。那是上世纪70年代崛起的新生力量,在当时缺医少药的农村,作用不可低估。
对农村基层医疗的重视,源于一次下乡经历。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吴元章应邀去镇海大\医院抢救7个危重病人。他怎么也没想到,下车后看到的是6具遗体和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老弱妇幼,哭得肝肠寸断。
这原是一群生龙活虎的农民,刚从舟山运来一船鱼虾下脚肥料,当第一个农民打开舱口盖板掏肥料时,一股臭鸡蛋的味道扑面而来,他一时站不稳掉了下去。第二个人跳下去救,也没有上来。其余人救人心切,一个接一个跳下去,都没能上来。最后一个人,把绳子绑在腰部,一头让别人拉着,毅然跳了下去,他很快被拉了上来,可是已经昏迷不醒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天气太热,鱼虾下脚腐败发酵,产生了大量硫化氢,这是一种对神经有强烈麻醉作用的气体,大量吸入,可导致猝死。这是医学常识,可是常常与肥料打交道的农民并不明白。
经过3天3夜的抢救,吴元章终于把最后一名农民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此后很多年,6死1伤的凄惨场景不时在他的脑海里浮现。他总是在想,若其中一人懂一点常识,悲剧就可避免。可是,没有人普及这方面知识。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卫生知识的普及宣传,使基层医疗防治结合,他有意识地培养一群基层医生,经常骑着自行车,辗转到各基层医疗点给医生上课。
为了让更多的基层医生了解常见的流行病,吴元章编印了一套赤脚医生小丛书《为什么?》。他没想到,第一集《常见病的鉴别》一出版,竟引起了一场风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说他在借机揭露社会主义的阴暗面,否定大好形势。幸好,当时很多农村医生力挺吴元章,说很多病例都能从书中找到答案,还有人建议他出报刊,分季节性病按时出版。在大家的支持下,吴元章又推出了《合理用药》和《急症处理》等书。报告赢得如潮掌声1981年2月6日,带着精心准备的演讲稿和一大堆资料,吴元章从宁波出发了。
那时出国远没有现在这样便捷,旅途充满了艰辛。从宁波到澳大利亚走了整整5天。
在医学大会上,吴元章关于赤脚医生的报告赢得了如潮掌声。医学大会主席麦拉·汤姆生高度评价吴元章的报告,他说,中国经验也适合澳大利亚,他们得向中国学习。1400多万人集中在澳大利亚沿海的一些城市,内陆缺医少药的情况也非常严重。40多年来,他们采取的是“飞行医疗”,设立了40多个飞行医疗基地,每个基地有两名医生值班守无线电话,一遇到急诊就坐飞机前去诊治,不但成本高,而且往往远水解不了近渴。中国赤脚医生农忙时和农民劳动,遇到不慎触电、儿童溺水等紧急情况可立即实施抢救,确实要比临时的“飞行医生”更管用。
吴元章在笔记中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医学大会为什么会对中国感兴趣,并对中国代表另眼相看?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不仅使人民获得温饱,而且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成就可喜。
吴元章的澳大利亚也之行开了个好头。此后不久,宁波又派出多位医生对外交流,主任医师周宏泉去了泰国、加拿大和美国,副研究员黄可泰去了朝鲜,副研究员杨国栋去了美国,主管医师常敏毅去了马来西亚。后来,吴元章又去了美国,考察那里的养老保健。
东南商报记者 樊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