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公共文化 共建共享 宁波推动文化大发展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9-09-15 07:29:21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海曙区南门街道澄浪社区广场,人山人海、歌声飞扬。由海曙区文化馆、街道文化站和澄浪社区文化宫联合举办的红色经典老歌大家唱活动红火开锣。《在希望的田野上》、《唱支山歌给党听》、《我们走在大路上》……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依然那么振奋人心。嘹亮的歌声把其他社区的居民都吸引了过来,笑声、掌声此起彼伏,社区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把文化“大餐”、文化“小吃”搬进社区,让每位居民都有机会分享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如今,这样的家门口文化活动,对于我市的群众来说很平常。

  “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人人享受文化。”近年来,我市在具体实践与探索中,通过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文化特色、城市发展战略、文化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初步建立了设施齐全、产品丰富、服务质量较高、机制健全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建立

  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和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近几年,我市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已逐步建立起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三江文化长廊”为重点,规划了一批满足区域群众文化需求的文化设施,建成了宁波大剧院、宁波音乐厅、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这些设施为开展各类重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同时也将对全市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起到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宁波博物馆自去年12月份建成开馆后,已累计有近60万人次免费参观。作为“中提升”战略工程和三江文化长廊核心标杆,宁波书城项目目前已面向全球启动品牌招商。

  集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东部新城文化广场,已完成项目拆迁、土地出让和初步设计会审。

  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我市把建设的重心向农村、向基层倾斜。截至2008年底,全市所有县(市)区都建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均设有文化站;全市92%的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场所,建成村落文化宫1401个,约占行政村总数的54%;社区文化宫201个,约占社区总数的47%,其中市级社区文化宫154个。

  同时,在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建设了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行业博物馆和专题博物馆,目前宁海的十里红妆博物馆、象山的张德和根艺美术馆等已渐成规模。“十一五”的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宁波帮博物馆日前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鄞州区已建成9座博物馆,还有10座在建或正在筹建。这些博物馆全部建成后,鄞州区每4万名常住人口就可以拥有一座博物馆,这一数据遥遥领先于全国每60万人一座博物馆的水平。

  公益文化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

  公共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支撑。让尽可能多的老百姓享受文化艺术、参与文化活动,是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目标。我市着力打造“活力宁波”品牌,深入推动广场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文化进企业等活动。每年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的“广场文化天天演”推动了广场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全市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00多场。海曙区的“家门口”特色文化系列活动、江东区的社区文化艺术节、江北区的“田园城市大舞台”、镇海区的“雄镇大舞台”和北仑区的“海享文化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受到群众的欢迎。

  去年开始,我市连续两年举行了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电影节,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去年以来通过举办“外来务工者和农民文化艺术节”,文化部门把演出、书籍、电影送进农村、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今年,我市又实施了“文化共享计划”,定期向社会公布文化服务信息,仅春节期间就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让2万多人次的外来务工人员、低保人员走进剧场,免费观看演出。

  建文化、送文化,更要“种文化”。我市文化部门一方面广泛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农村“种文化”活动,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培养,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支持开展各种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推进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

  公益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居民小区、企业车间、建设工地、乡镇村落。全市12家公共图书馆实现了“一卡通”,实行“零门槛”免费开放,在全市一些建筑工地、偏僻山村、民工学校等单位建立起近百个流动图书馆;市图书馆的“天一讲堂”等免费公益讲座和市群艺馆的“群星课堂”等免费公益培训成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亮点。

  为满足市民对高雅艺术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我市财政对高雅艺术演出实施补贴。2008年至今,宁波剧院、宁波大剧院、宁波音乐厅等3个市级主要剧场举办高雅艺术演出近500场,公共财政演出补贴650万元,30多万人次走进剧场。各大剧场每年推出公益演出季,通过低价位运作、送票给外来务工人员和低保群众等方式,保证普通市民都能享受到高雅艺术。

  文艺精品是文化活动的基本内容和节目资源。我市除积极引进市外优秀节目外,同时立足本地精心组织实施文艺精品项目。近年来,我市有8件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3件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在群星奖、文华奖、山花奖、金鹰奖、飞天奖等全国常设性文艺奖项评比中,近五年全市共有260多件作品获奖。在新一轮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我市又有多件作品通过公示,取得了文艺精品项目建设的新成就。

  推进文艺繁荣发展,人才是支撑。近年来我市在实践中建立和探索了培训指导、跟踪培养、采风创作、宣传推介、研讨交流、表彰激励六大文艺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了“文化明星工程”,开展了“六个一批”文化人才评选活动,每年投入800万元用于人才队伍培养。

  创新服务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运作模式,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已为农民群众放映电影5万多场,演出戏剧4000多场,市、县两级财政补助1500多万元,受惠群众近2000万人次。“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探索出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把戏剧、电影下乡纳入市场机制轨道,把选择权交给农民,使农民群众可以欣赏到全国各地不同的剧种,受到了农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机制创新,是推动宁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有力的保障。我市积极建立符合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探索公共文化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创新。鄞州区创新基层公共文化运行机制,组建“宁波和盛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实施“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今年上半年已在全区各镇乡、街道演出200多场,观众达到20万人次。

  创新推动文艺精品创作走组织化、社会化、市场化道路。大型民俗风情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在创排中集中了全国文化界的高端人才资源为我所用,在演出中采取“政府采购、低价运作”的方式,让“阳春白雪”更加贴近普通观众,已经成为宣传宁波历史文化的一个品牌。自今年3月首演以来,《十里红妆·女儿梦》已经在宁波、杭州等地演出50多场,日前还在上海成功举行了为期四天的演出。所到之处,其唯美的舞美音乐,诗化的舞蹈语言,优美动人的江南民俗风情和爱情故事,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今年10月,剧组还将赴德国、波兰演出。

  短评: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必须体现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和均等性。我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放在首位,突出公共文化的公共性,关注普通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和利益,把它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立场,改进方法,重心下移,面向基层,服务大众。让更多居民就近方便地享受文化,让人民群众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努力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