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市基本确立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地位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9-09-16 23:48:56

  “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是经国务院批复的《宁波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宁波城市性质。“目前,我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10强,所辖县(市)全部跨入全国百强行列,基本确立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昨天上午,在省政府召开的宁波港桥海联动战略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张松才表示,主打“港桥海”三张牌,宁波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今后宁波将继续深化港桥海联动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协调发展。

  30年实现四个阔步迈进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8倍

  作为东部沿海港口城市,港、桥、海是宁波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优势。依靠港、桥、海,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宁波实现了四个阔步迈进。

  一是宁波经济从资源小市向经济大市阔步迈进。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964亿元,财政收入810.9亿元,分别是1978年20亿元、5亿元的198倍、162倍,宁波以占全省1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20%的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10强,所辖县(市)全部跨入全国百强行列,基本确立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

  二是宁波城市从商埠小城向现代化大都市阔步迈进。2008年城市化率达63%以上,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20平方公里以上,建成了长度世界第一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构筑了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形成以中心城区为龙头,南北组团为两翼、城镇集群推进的大都市发展新格局。

  三是宁波港口从内河小港向国际大港阔步迈进。2008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3.6亿吨,同比增长4.8%,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全球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TEU,达1084.6万TEU,居中国大陆港口第四位,同比增长16%;开辟了210条集装箱班轮航线,其中远洋干线就有118条,每月集装箱航班近900班,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我国重要的深水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港的地位基本确立。2008年宁波口岸进出口总额达1401.9亿美元,使宁波作为联结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门户和结点地位更加突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地位逐步提升。

  四是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宽裕型小康阔步迈进。从1978年到2008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06元增加到25304元,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00余元增加到11450元,居副省级城市第1位;2008年人均生产总值达10084美元(按户籍人口),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0%以上,城乡统筹水平居全省第一。宁波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发展总体目标已经确定

  继续主打港桥海三张牌

  目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已经确定:经济保持又快又好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86000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00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3万元和1.3万元,基本建成国际一流深水枢纽港、全国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和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进一步确立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战略地位。

  做大做强港口经济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市将继续主打港桥海三张牌。

  首先是以“转变港口发展方式,提升港口发展水平”为方向,进一步做大做强港口经济,进一步发挥宁波在长三角南翼港口群,特别是在浙江省港口群中的区域领头羊作用。加快集装箱五期、梅山保税港区集装箱码头等港口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港口生产能力;加快完善“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积极推进甬金、杭州湾跨海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南昌、金华等省内外“无水港”建设,完善揽货体系,拓展港口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宁波电子口岸和第四方物流市场等平台功能,创新口岸监管方式,优化软环境,提升软实力。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我市将按照“拓展领域,提高效益、强化保护、提升水平”的总体开发要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按照“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的原则,积极推进建设杭州湾新区、北仑春晓生态工业区块、梅山岛功能区块、鄞州滨海投资创业中心、奉化滨海工业区块、宁海临港循环经济试点区和宁海湾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点开发和保护区块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加快论证、申报和建设象山港海洋科技园区、国家渔业自然保护区和象山港国家级影视文化产业基地,为做大做强我市海洋经济奠定基础。

  构筑大桥经济圈

  今后一段时间,我市将着力构筑“大桥经济圈”,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引擎”。

  按照《余慈中心城区规划》,以全域都市化为方向,以现有的余姚城区、慈溪城区两大城市区域为基础,统筹姚北和周巷地区,构建余慈中心城区,推进两个中心城区的相向发展,力争建设成为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进一步拓展宁波城市发展的空间。

  按照省政府《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的总体要求,继续推进杭州湾新区、余姚工业园区等产业功能区块的开发,努力打造成接轨大上海的“桥头堡”。

  象山港大桥的开工建设为象山港区域的保护和利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下步我市将依托象山港区域独特的资源优势,按照“生态型经济港湾和国家海洋产业基地”总体定位,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海洋休闲旅游业、国际贸易物流业等主导产业。

  我市将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积极推进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开发研究,拓展港桥海联动战略的发展空间。

  东南商报记者 杨继学

【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