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甬籍芬兰科学家张霞昌获创业大赛百万大奖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9-09-20 23:56:04

  

张霞昌展示纸电池。

  中国宁波网讯 经过前天紧张的角逐答辩,昨天上午,备受瞩目的“2009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的“创业精英奖”决出赛果——祖籍宁波的芬兰科学家张霞昌凭借他的“薄型柔性纸电池在中国的应用和市场开发”项目获得了百万大奖。

  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由宁波市政府与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联合举办,从2002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今年为第8届。

  名字中的“霞”字就为不忘家乡

  张霞昌今年47岁,为芬兰Enfucell公司首席技术官,入了芬兰国籍。岁月在张霞昌身上留有明显的痕迹,也让他在一群年轻的创业选手中显得更加从容不迫,应对自如。

  昨天,当拿着奖杯与100万元的支票时,他显得很平静,说话不紧不慢。他按照“获奖感言”的惯例,在感谢了各方面后,才真情流露:“今天,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卫星直播这次颁奖,不能让我的家人分享在家乡宁波获得的荣耀。”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霞昌说:“我父母都是上海的普通工人,我出生在上海,祖籍是宁波北仑霞浦,从1岁到6岁都生活在宁波。爷爷给我取名时,为了让我不忘记家乡霞浦,就取了个‘霞’字。”

  儿时的故乡在张霞昌心里留下了解不开的情结。“宁波的媒体说我是宁波人,上海的媒体说我是上海人,芬兰的媒体说我是芬兰人,我就说我是地球人,但宁波是老家,绝对不会变。来宁波比赛,也是冲着家乡来的。”

  致力研究无污染无公害电池

  1980年,张霞昌高中毕业,考入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生物技术系,本科毕业后被保送研究生。1989年下半年,张霞昌自费出国去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攻读生物技术博士学位。他立下了“求学期间四不原则”,即“不下馆子,不买衣服,不参加无意义的聚会,不进行悠闲游玩”,每天的学习时间通常超过10个小时。

  一天,张霞昌在街上看见有一个男孩从电动玩具里取出两节废电池丢进“不可收回”的垃圾桶里,张霞昌连忙捡出放入“可收回”的垃圾桶中。小男孩好奇地问这是为什么?张霞昌耐心解释:“如果把废电池作为不可回收的垃圾处理,拿去深埋,这些金属物质就会渐渐地渗入水和土壤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小男孩喊了起来:“那你去发明一种对环境没有污染的电池,多好啊。”

  从此,张霞昌开始着力研究开发这种无污染无公害的生物燃料电池。这时他已完成博士学业,留校工作。经过长达8年的反复试验与完善,生物燃料电池终于通过了严格的技术鉴定,在市场上亮相。2002年这项技术被欧洲空间站用在火星的宇宙飞行器上,实验表明,生物燃料电池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还能避免太空污染。

  然而,生物燃料电池电压较小,造价较贵,市场前景并不乐观。2003年,张霞昌和他的团队果断调整方向,决定研发更便宜、更有市场前景的薄型柔性纸质电池。他和芬兰同事鲍利斯一起创办了Enfucell有限公司。2006年上半年,张霞昌为自己灿烂的人生增加了光辉的一页——薄型柔性纸电池率先在全世界研制成功!

  薄型柔性纸电池2007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6年八大最佳创新技术之一”,同年张霞昌又获得凤凰卫视等媒体评选的“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