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攻取一江山岛,不仅要对付国民党大陈守军和从台湾前来增援的大批飞机和舰艇,还要准备对付美国可能的武装干涉,一江山岛战斗凸显了中美军事对抗的可能性特点。
1952年11月,随着美国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解除对台湾的“中立化”政策,使美蒋合作关系发展到新的时期。美国政府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连续赠送国民党政权数艘大型战舰,又向退守台湾的蒋介石当局提供大批海空作战物资和装备,妄图以此阻挠我军渡海完成解放全中国统一大业。1953年解放军移师南下,屯兵于闽浙前线,准备解放沿海岛屿,为了阻止我军进攻大陈岛,美国和国民党海空军在台湾海峡举行全岛性的以大陆为“假设敌”的联合军事演习。美军作战飞机飞抵大陈岛地区空域炫耀武力。国民党军也凭借美机美舰壮胆,加紧派兵大陈岛,妄图把该岛变成浙江的“第二金门”。此时,美国在台湾处理军事援助的顾问人员已多达1200人,是1951年4月底的10倍。1954年12月3日,美国政府和蒋介石加紧勾结,以“共同防御条约”形式给美蒋合作披上合法外衣。条约宣布美台双方将采取行动来对付所谓“共同危险”,甚至规定适用的范围经双方协定还可扩大到“其他领土”。对于美国政府可能进行的武装干涉,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显示出极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把握大局的本领。一方面,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揭露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是一个侵略性的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同意。另一方面,指示浙东“前指”一定要切实准备打好解放一江山岛这一仗,要严格执行涉外纪律,指示在派出舰船和飞机轰炸大陈岛,进攻一江山岛时要注意考虑复杂的国际背景,不要向美机美舰主动出击,但如它们侵入中国领土领海,侵犯我军保卫目标时,则要抓住战机坚决反击。作为战役首席指挥员的张爱萍,认真执行关于“不要向美机美舰主动出击”和必要时“反击”的涉外纪律,把激烈角逐与政策纪律巧妙地结合起来,战役发起时,三军指战员已将攻打一江山、大陈的“警令”了然于胸,自觉严格地遵守。在向一江山岛攻击的时候,命空军以及海军南昌舰、广州舰等主力舰只严密监视大陈岛方向美军的动向。驻大陈岛美军顾问华尔登上校和他的接替人麦克雷上校当时在现场密切地注视战斗进程,而美机美舰却始终在一旁观战,未突入战斗。一江山岛被解放军攻克之后,美国政府即命驻台海军司令蒲莱德派遣数十艘舰艇开赴大陈岛海面布下应战阵势。据统计,自1月24日至2月4日,在中国沿海活动的美蒋飞机达496批2000余架次。2月7日6时至18时,美军飞机6批28架次又先后侵入一江山、头门山等岛屿上空,在遭到解放军空军截击后,慌忙向公海逃去。
解放一江山岛战斗给予刚刚签字生效的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一个有力的回击,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江南《蒋经国传》如是说:“毛泽东紧接着协防条约之后不久而用兵,一方面考验美国的真实意向,一方面给蒋猛掴一掌,告诉台湾军民,有了这个条约,解放军还是想打就打,别以为条约是万灵符”。2月8日至12日,美国驻台海军第7舰队司令蒲莱德在蒋介石接受“舍身保帅”计划后指挥美台联合舰队,共出动各型大小舰只159艘,并派遣美国援台的新式F-86全天候喷气战斗机及美国第7舰队的战斗机、直升机护航,将大陈岛等岛屿上的国民党士兵接送撤逃。2月13日,解放军胜利进占大陈岛,浙东诸岛也相继解放。青山绿水埋忠骨,苍松翠柏掩英魂,一江山、大陈岛战役的中美较量,充分体现了我党我军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也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敢于驾御历史风云的胆略和气魄。454名烈士用生命换来了一江山岛的解放。虽然这场战争已经过去了54个年头,但是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们赴汤蹈火,浴血奋战的崇高品格永存历史,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壮烈牺牲的英烈,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庄民生文,军事历史研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