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快欠发达老区发展放在重要任务,1985年第一个在全省创建了老区扶贫开发办公室,按照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要求,先后出台一系列开发扶持工作,切实加大政府扶持、社会帮扶力度,着力发挥山区的比较优势,全面推进欠发达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做到“全面奔小康,老区不落后”。
近十年来,余姚市级财政每年在四明山区投入资金达4000万元。2008年,欠发达老区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1.17亿元,同比增长11.9%;农民人均收入5726元,同比增长13.2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972万元,同比增加7.35%。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奋斗,这块红色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修建了78条共231公里的扶贫公路,实现了老区村村通公路。在村村开通公路基础上,实施柏油路上山工程,目前老区全部72个行政村中有68个村通上了柏油路。累计建造资源路17条,长46.85公里。
修筑了69座山区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04万千瓦,直接经济收入1.45亿元,43个村拥有小水电股份,集体经济分红收入700万元,小水电收入成为了山区村级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
实施了老区饮水工程计划,85%的村新建和改建自来水工程。山区老百姓在水池边立碑:民受干渴千年苦,党送清泉万户甜。
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和“信息扶贫工程”,累计新建和改建学校52所3.5万平方米,实现了水电、公路、程控电话、移动信号、广播、有线电视“村村通”。
健全山区群众保障体系,有效保障山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目前老区有2147人享受农村低保,90%以上的山区群众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加合作医疗的山区群众实行30%的门诊补偿政策,全面落实了五保供养和“三老人员”定期生活补贴,山区学生全部实行了“两免一补”的助学政策。实施爱心工程,累计为山区发放各类助医、助学、助老资金900余万元。
近年来,余姚市不断完善帮扶机制,搭建“南北协作”平台,鼓励部门、企业和强村开展联合帮扶;建立“社会爱心救助网”,借助社会力量开展资源帮扶。据统计,全市有828名市管干部与老区918户贫困户结对,有24个宁波市级机关单位与24个老区欠发达村结对,有65个余姚市级部门与老区52个村结对,有119家企业与72个老村结对。2008年帮扶资金总额达800余万元。
四明山镇党委书记高权表示,四明山人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这几年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08年底,该镇全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5.41亿元,比十年前增加了315%;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比十年前增加了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