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宝贝,我带你去找妈妈好吗?20个孩子上当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9-09-27 13:34:59

  参加此次演练的孩子约有200人,尽管在演练前,老师们已经给小朋友们讲了好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关于“坏人”的故事,教他们“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的道理,但演练中还是有20个小朋友被成功“骗走”,其中入园不到一个月的小小班孩子占了12个。

  “感觉小小班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重。”中一班陆诗涛小朋友的妈妈卢女士,在此次演练中一下就骗走了三个小小班的孩子,而她仅用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理由:“来,宝贝,阿姨带你去找妈妈好么?”

  当卢女士带着孩子们出园门时,老师还提醒小朋友不要跟陌生阿姨走,可小朋友们很不“领情”,坚持要跟着阿姨去找妈妈。

  中班、大班的孩子表现得就比较好,导致小班胡纳睿的爸爸空手而归,一个小朋友也没骗到,但他觉得非常满意。“演练之前夸下海口,觉得自己骗到两三个小朋友绝对没问题。”胡先生笑着说,可当他企图哄一个小朋友出园门时,有个小朋友跑过来大喊:“他是坏人,不能跟他走。”接着,在周围玩耍的小朋友也跟着喊起来,他软磨硬泡,可再没有小朋友理会他。

  演练富有成果

  与一年前我市某幼儿园演练中97%的孩子轻易被骗的状况相比,家长们发现,现在的孩子普遍“难骗”了,那几个被骗走的大班孩子也是通过好“几个步骤”,好不容易才成功,而内向的孩子通常要比外向的孩子更难骗。

  参加演练的家长们认为,大部分孩子还是挺有警惕性的,所以都觉得心里挺踏实。

  不过,幼儿园的老师们还是感到责任重大。“近日,我市一家幼儿园的一个孩子差点被陌生人带走。”新城第一幼儿园杜园长说,安排此次演练也是未雨绸缪,提醒每一个保教工作者和家长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

  杜园长告诉记者,此次活动挑选出来的21名“行骗”家长,在演练中都结合自己孩子的心理特点,使出浑身解数和孩子们套近乎。演习结束后,这些家长都详细写下了自己的“行骗”过程,幼儿园将对此进行梳理,对那些容易让孩子上当的语言、行为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提升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要注重正面引导

  宁波心理援助者沙龙理事、心理咨询师张璁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幼儿园的孩子尚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刚刚萌发的阶段,因此,当恶性事件发生时,幼儿更容易受到伤害,也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因此,像新城第一幼儿园进行这样的防骗演练,不失为提高孩子防范意识的一种方法。但幼儿园的小朋友纯真无瑕,在教孩子防骗的过程中,还是要慎之又慎,注重正面引导,以免给孩子心理留下阴影。

  张璁认为,该阶段的儿童,适应环境能力差,遇到困难时只会哭泣、发脾气,遇到陌生人非难时惊恐失措,有的连呼喊求助的胆量都没有。因此,着重培养孩子敢于求助的能力,是最简捷的自我保护方法。家长要在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自我表达能力,比如让幼儿讲清楚一件事的内容、地点、时间,讲清要请别人帮什么忙等。此外,在通信发达的今天,熟练掌握电话、手机等求助方法,也是孩子自我保护的便捷方式之一。孩子最好知道自家的电话号码,会拨通父母手机,知道110、119、120等紧急呼救电话。

  记者徐叶 王景波 通讯员谢莹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