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微风送爽,佤族青年赵志勇伫立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前方的渡口上,激情满怀地练声、唱歌,高亢嘹亮的歌声伴随着静静流淌的姚江水,向远方飘去。赵志勇在这个渡口练声、唱歌已经有近千个日子了。这几天,他练得更加认真,也更加有劲,因为他即将参加全市少数民族歌手大奖赛。
赵志勇的家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来乡丁来村,那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山村。2007年3月,怀着美好的憧憬,赵志勇和7位佤族老乡一起走出茫茫大山,来到河姆渡镇,在紧邻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业业饭庄找到了一份工作。屈指算来,赵志勇在河姆渡镇工作已经两年多了。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让赵志勇开心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
要说开心事,赵志勇认为第一桩就是自己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在老家,赵志勇和母亲一起守着几亩地。每次去种地,他们要翻过好几个山头才走得到。两个人一年忙到头,日子依然过得很紧巴。“到这里工作以后,老板包吃包住,每个月还给我1400多元的工资。我每个月给阿妈寄一点生活费,她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种地了,在家里养一点鸡鸭,日子就能过得很舒心。”赵志勇动情地说,“老板对我和同事都很好,每年除夕都陪着我们一起吃年夜饭,就连春节期间他去走亲戚,也带着我们。尽管远离家乡,但我们还是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要说第二桩开心事,那就是自己唱歌唱成了“名人”。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赵志勇也从小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因为自己很快适应了在饭庄的工作,心里高兴了,赵志勇就会情不自禁地为客人献上歌曲,他充满民族特色的歌声获得了客人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很快,赵志勇在当地有了名气。2007年8月,我市举办声乐演唱大赛,河姆渡镇文化站的干部一个劲儿地鼓励赵志勇参赛。“我到市文化馆报名的时候,接待我的一位小姑娘看到我一张黑黑的脸,留着长长的头发,还以为我是‘老外’,叽哩呱啦用英语跟我打起了招呼。等后来我用普通话与她交谈时,她才发现自己搞错了。”赵志勇兴奋地说。在这次比赛中,赵志勇一举夺得银奖,从此一发不可收,频频参加各种演出、比赛。至今,赵志勇仅代表河姆渡镇就参加了20多次比赛,收获了一大堆奖状、奖杯。现在,赵志勇不仅是余姚市内有名的少数民族歌手,还在中央电视台的《水与中华》、《欢乐中国行》、《乡土》等多个栏目中亮相。“今年3月,我突然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原来,她刚刚从中央电视台的《乡土》栏目中看到我在唱歌。妈妈夸奖我是咱们村里第一个上中央电视台的人,要我在这里好好工作。”赵志勇的话语里洋溢着幸福。
“要说我的第三桩开心事,那就是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这可是用钱买不到的。”今年4月的一天,市文化馆馆长朱德孚陪同一批客人参观完博物馆后来到业业饭庄用餐。朱馆长向客人介绍赵志勇时说:“阿勇可是我们市里一位名气不小的歌手。”朱馆长又对赵志勇说:“阿勇,来,给咱们远道而来的客人唱一首。”赵志勇看到几位客人一身藏族打扮,就唱了一首《妈妈的羊皮袄》。一曲唱罢,客人热情地鼓掌。这时,朱馆长笑眯眯地指着一位客人对赵志勇说;“阿勇,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这首歌的词作者昂旺文章老师。”听到这儿,赵志勇一下子愣住了,等到回过神来,他急忙上前握住昂旺文章老师的手。昂旺文章也激动地说:“想不到来到余姚,还能听到自己写的歌。小伙子,唱得真不错。”昂旺文章详细地询问了赵志勇的情况,鼓励他好好唱下去。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河姆渡就是你温暖的家……”赵志勇又唱了起来。他用自己改编的歌曲,尽情地歌唱美丽的第二故乡,尽情地赞美美好的生活。(徐渭明 王 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