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新闻网讯(沈天华 周山涓 龚艺群)周大风原名周之辉,大碶街道后洋村人。他1923年出生于上海,是国家一级作曲家、研究员、教授,获得国家特殊贡献津贴的专家,2002年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老文艺家”称号和浙江省政府颁发的“鲁迅文学艺术奖”荣誉。周大风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和周恩来、蔡元培等诸多名人都有交集。最近,笔者在大碶牌门村采访了老人。
蔡元培力荐《国际反侵略进行曲》
周大风一生创作乐曲100多首,哪一首是他的最爱呢,他66岁生日写的一首词给出了答案。词曰“歌一曲,文千章,闲来作画弄宫商。”而这里的“歌一曲”指的就是周大风17岁时写的《国际反侵略进行曲》。
那时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中华大地一片疮痍。1939年春节之前,在一张爱国报纸上,周大风读到了蔡元培先生撰写的《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会歌》,他非常激动,立即拿起曲谱唱出来。周大风一曲唱毕,觉得歌词用的是文言文,对一般百姓来说不通俗也不易唱。这天晚上,周大风斗胆给蔡元培先生写了一封信,对《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会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不久后周大风又在报纸上读到一则征稿启事: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总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征集总会会歌。周大风兴奋极了,他连夜奋笔疾书,口中念念有词,铿锵有力的旋律不停地冲击着青春的脉搏。当朝霞映红了黄浦江上空的时候,周大风的作品诞生了。这首由周大风自己独立作词作曲的应征会歌,就取名为《国际反侵略进行曲》。那天一大早,周大风没吃早饭就将创作完毕的《国际反侵略进行曲》词谱装进信封,投入邮箱。
一段时间后,周大风惊喜地从上海美国商人发行的《正言报》和香港出版的《星岛日报》上看到了自己创作的《国际反侵略进行曲》。很快,他被告知,《国际反侵略进行曲》获得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总会颁发的总会会歌征集四等奖,前三等奖被美国、英国、苏联的作者获得。中国选送的《国际反侵略进行曲》也被确定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总会四首会歌之一,当时,世界各国反日德意侵略集会时经常会高奏此曲,以壮气势。当他接到国际反侵略协会中国分会的稿费时,周大风才了解到正是蔡元培推荐了他的歌。蔡元培先生曾经称誉该曲“全球同声,为国争光”。
周总理亲自为《采茶舞曲》改词
谁写的歌词能让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切记于心,并亲自修改呢?国内恐怕只有周大风创作的《采茶舞曲》了!
建国后周总理曾多次来过杭州,他说杭州的山好、水好、茶好、风景好,就是缺少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来赞美。而这个创作任务就落在了时任浙江越剧二团艺术室主任的周大风身上。从1958年春起,周大风常常独自到茶乡体验生活,寻找创作灵感。当时正值谷雨时分,周大风住在农家,吃在农家,每天与茶农们同采茶。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积累,1958年5月11日晚,周大风一个通宵写出了反映采茶生产的《采茶舞曲》。
1958年9月11日晚上,周总理在长安剧场观看男女合演越剧《雨前曲》后,找来主创人员针对其中的插曲《采茶舞曲》说道:“采茶舞曲曲调有时代气氛,江南地方风味也很浓,只是有两句歌词要改,插秧不能插到大天亮,违反了劳逸结合的政策,采茶也不能采到月儿上,露水茶是不香的,建议作者到梅家坞去生活一段时间,把两句歌词改好,我要来检查的。”
几年后,周大风听从周总理的建议到梅家坞体验生活。一天,突然一辆轿车停在村口边,走下来的正是周总理,总理指着周大风说:“周大风,你果然来了,词改好了没有?”周大风一时回答说改不出来。总理就说:“你要写心情,不要写现象。戚秘书,你记下来,‘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这样改,你觉得如何?不过只是给你参考,你还可以再改。今天我有外事任务,再见!”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却这样关心一个普通文艺工作者和一支歌曲,总理这样的举动也令周大风感动不已。从此,歌曲中插秧那两句就用了周总理修改的新词,而一曲《采茶舞曲》从此也唱遍了大江南北,成为浙江新民歌的代表作。1983年,《采茶舞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有“亚太地区风格的优秀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