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城郊道路 拉客“乌龟车”为啥跑得欢?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9-10-20 07:49:46

  老宁波人还依稀记得,上世纪80年代,宁波城区曾有一种三个轮子的“乌龟车”,“哒哒”的马达声响着,并冒着黑烟,后来为出租车所取代。然而最近两三年,宁波城郊不少乡镇区域,“乌龟车”“卷土重来”,悄悄挤占农村客运市场。

  三轮“QQ”乡镇满街转

  出城往北,一过江北大桥,江北大道上不时可看见一辆辆色彩鲜艳的小三轮车,在机动车道上驰骋。记者从庄桥一直到慈城,目力所及,发现这种三轮“乌龟车”就有数十辆。

  洪塘中路某公交站前,七八辆“乌龟车”整齐地排成一排,公交车一到站,司机们都围上去殷勤拉客。在这段长不到一公里的路上,每个路口几乎都停着几辆候客“乌龟车”。随后,记者来到慈城车站,旅客集散中心一边是人力三轮车,另一边停满了各色“乌龟车”。一个踩三轮车的大姐告诉记者,现在“乌龟车”生意比她们强多了,稍微路远一点的,都被抢走了。

  “乌龟车”除了三个轮子外,外形和“QQ”车几乎一样,车费却不便宜。记者拦了辆“乌龟车”,从慈城车站到小西门,三公里多的路程要价12元,比出租车车费还稍高些。司机是个安徽人,他告诉记者,现在同行多了,生意也不好做,不过一天挣个百把元钱还是有的。

  据了解,不仅是江北大道,像骆驼、庄市等城郊区域,都有“乌龟车”的身影。在余慈地区,这类车子老百姓称为“蛤蟆车”,数量更为庞大。“乌龟车”虽然跑得闹猛,但恪守一个原则:绝不进城,司机说:“我们不过江北大桥,一过桥,交警要抓的。”

  “乌龟车”从何而来?

  奇怪的是,这些“乌龟车”挂的牌照可谓来自“五湖四海”,有山东、湖南牌照,远的甚至有内蒙的,没有一个宁波牌照。这些车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打听到其中的内幕。汽车东站附近一家摩托车经销部的店主告诉记者,很多“乌龟车”都是从他这里卖出去的,每辆车1万元左右,像新出的改进型,价格高点,1.3万元一辆,时速能达70公里。店主透露说,这些车子看着像小轿车,其实是摩托车,牌照也按照摩托车的上,“你放心,我们给你上牌照,保证资料齐全,当然只能上外省牌照,跑在路上一样的。”

  市交警支队一位警官告诉记者,外地上牌,宁波行驶,“乌龟车”其实是打了一个政策上的“擦边球”。宁波城区“禁摩”执行得很严,但在农村地区,按有关法规,还无法限制它上路,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无证营运如何遏制?

  “乌龟车”的出现,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还和无证非法营运挂上了钩。余姚公管所稽查大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他们都要查扣很多无证载客“乌龟车”,扣车一段时间后移交交警部门处理,“若视作摩的,还不能按普通黑车来进行处罚。”

  据悉,像洪塘街道等区域,交警部门也对“乌龟车”进行过多次整治,但还无法治本。

  “乌龟车”郊区满街跑,是因为有需求。记者了解到,眼下城郊区域不少市民把“乌龟车”当成了出租车用。姚江花园小区门口几乎每天停着近10辆“乌龟车”,居民胡小姐说,这边公交车少,出租车更是难得看见,平常出门,没了这“乌龟车”还真是件麻烦事。

  市公管处稽查支队有关负责人说,“摩的”,包括“乌龟车”是目前城郊区域、农村无证营运的一大“主力”,而按照职能分工,“摩的”由交警进行处置。“乌龟车”之所以有市场,主要是城郊区域公共交通资源配置不足,公交运力、线路不能满足需要,而让“乌龟车”之类无证营运趁虚而入。遏制“乌龟车”,除了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开展联合执法,加大打击力度外,关键还得在如何扩充公共交通网络上下工夫,让城郊群众出行不再难。

  宁波日报记者 余建文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