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省级"非遗"传承人 老太因黄古林草席上榜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9-10-21 12:36:07

  “手工编织的黄古林草席,保养得好能用十七八年呢!只可惜,老手艺怕是传不下去啦!”昨天下午,82岁的袁阿蓝老太充满遗憾地告诉记者。

  在刚刚确定的宁波26名第三批省级“非遗”传承人中,袁阿蓝的年龄最大。

  “我们村编织草席,少说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啦!”老人告诉记者,仲一村是2004年新村合并之后才有的名字,她们村原来的名字是郑家漕,“古林的席子数我们村编得最好呢!”嫁在本村的袁阿蓝老人十多岁就开始在大人边上打下手,18岁时正式上手编织草席。到解放前,年轻的袁阿蓝已经成为当时村里最好的编织匠了,她编的草席颜色均匀,硬度高,拿到集市上总是最好卖。

  “解放后,当时的土特产公司定黄古林草席的价格为4.95元,就是根据我的生产成本来确定的。”老人自豪地告诉记者,她还透露,要编织好席子,“关键是要有耐心,我在编草席前,每一根席草的大小、粗细、颜色都是精心挑选过的。”

  老人直到72岁才从席机边上离开,现在每月可以领到400多元的农保,对于现在的生活,她非常知足。不过,有一件事情一直是她心头的隐痛:村里编织草席的人,越来越少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有着300来户人家的仲一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以编织草席为生,但20多年后的现在,村里用传统编织工艺手工制作草席的只剩下了20来户,“其中最年轻的,也已经有40多岁啦,而且只有2个人了!”

  老人对于村民放弃手工编织草席的选择,显得相当理解,“编草席的活,实在太苦了!”老人介绍说,从种下蔺草到织成一张席子,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其间的工序更是多达20余道。而且,由于上午空气比较潮湿,编出的草席质量会比较好,因此一般编织草席都需要4点多起床,干上8个小时到10个小时才能织成一张草席。

  尽管如此,老人依然对这门从事了一辈子的手艺充满了热爱,她希望能传承下去,“这可是老底子的东西哟!”她担心,等村里这两个40多岁的人都做不动的时候,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将面临失传的危险,“那时,想买一张手工做的席子,恐怕都找不到地方了!”

  据悉,鄞州区有关方面也显然预见到了这一点,目前他们正在古林筹建一个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陈列馆,准备将与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有关的东西收集并陈列起来。

  宁波晚报记者 梅子满

  相关链接

  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

  宁波市各乡镇都有种草织席,以古林生产草席最上乘,具有紧密、光滑、平直的工艺特点。据宋宝庆《四明志》记载,二千多年前的西汉,古林人手工编织的草席已作为进贡礼品。至唐朝古林生产的草席已具相当规模,成为全国草席的主要生产地与贸易集散地,并已大量出口远销东南亚。至清代,是古林草席繁荣昌盛时期,年产量已达到一千万张以上。1954年,周恩来总理指名宁波古林生产的“白麻筋”草席,作为国礼赠送参加日内瓦联合国大会的各国首脑。2001年“黄古林草席”荣获同行第一个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

  另外25名第三批省级“非遗”传承人

  民间文学类:杨鹏飞(余姚市,虞舜传说)、张嘉国(奉化市,布袋和尚传说)

  传统音乐类:陈瑞春(象山县,渔民号子(象山渔民号子))、丁宝仕和章均立(慈溪市,越窑青瓷瓯乐)

  传统舞蹈类:周德兴(宁波市北仑区,造趺)、陈昌福(宁海县,宁海舞狮)

  传统戏剧类:杨柳汀和王锦文(宁波市,甬剧)、叶全民(宁海县,宁海平调)、张亚琴(宁波市镇海区,宁波走书(蛟川走书))、乐静和陈祥源(宁波市北仑区、宁波市,四明南词)、张少策(鄞州区,宁波评话)、叶胜建(象山县,唱新闻)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傅信阳(宁波市北仑区,水浒名拳);

  传统美术类:马柏权(余姚市,陆埠佛雕)

  传统技艺类:王桂凤(余姚市,传统纺织技艺(余姚土布制作技艺))、谢大奔(宁波市江北区,宁波慈城水磨年糕手工制作技艺)、陈效良(宁波市鄞州区,状元楼宁波菜烹制技艺)、许谨伦(宁波市鄞州区,宁波金银彩绣技艺)、楼景康和蒋楠钊(宁波市鄞州区、奉化市,红帮裁缝技艺)

  民俗类:何晓道(宁海县,宁海十里红妆婚俗)、童全灿(宁海县,前童元宵行会)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