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奉化
奉化6千多平方米的“走马楼”倒塌近1/3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9-10-25 07:49:38
  奉化大堰前洋“走马楼”,是我市屈指可数清代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如今,该建筑群已倒塌了近三分之一,有识之士呼吁——

   

1、走马楼上的马头墙风采依旧。

 2、楼内建筑已大面积倒塌。记者 王鹏 摄

  

  中国宁波网讯位于奉化市大堰镇柏坑村的前洋“走马楼”走过了200多个春秋,是我市少有的古建筑群。然而,21日记者探访时发现,岁月已抹去了它的光彩,6000多平方米的古建筑已倒塌了近三分之一。

  “如果再不及时抢救,再过几年它将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这让当地的有识之士惋惜不已。

  古建筑群倒塌近三分之一

  前洋“走马楼”依山傍水。秋日的阳光照在“走马楼”的马头墙上,让人恍惚回到了200多年前的悠悠岁月。

  64岁的村民王惠忠刚从山上收割了毛豆回家。他家世代在“走马楼”里生活。

  “这是我老太公留下的宅子,大约有200多年了,整个‘走马楼’有100多间房子。”说起走马楼,王惠忠不无自豪,然而他说得最多的却是儿时的记忆——

  “房子呈回字形,走廊都是可以通的,下雨的时候不用淋雨就可以走到对面去,楼下的天井是家人聚会的地方,小时候请戏班来,我们在走廊上就可以看戏……”

  然而,回到眼前王惠忠不由得连连惋惜:“现在倒塌了三分之一,前不久又倒了一间,哎……”

  记者看到,“走马楼”的门楼已经倒塌了一大半,剩下的小半壁木楼也岌岌可危;正厢房里,木楼梯精美的扶手大部分已经缺失了,楼板脚踏上去,吱哑作响,如怨如诉。

  “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奉化市著名国画家王利华是柏坑人。他告诉记者,前洋“走马楼”主建筑是三个互相独立又互相构联的大院,各有堂前(厅堂)、道地(天井)、正厢房及东西厢房。整个建筑形式呈“回”字形,堂室相通,廊庑环合。像这样密集的大规模的清代木结构古建筑群,全奉化市仅此一处,甚至在宁波大市范围内也屈指可数。

  据王利华介绍,奉化沦陷期间,这里的“走马楼”还做过当时县政府的办公驻地和奉化中学的临时办学地,堂前壁上粘着的光绪年间和民国时期的科举邸报或毕业邸报,至今依然可辨读。其建筑工艺精细,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应该说,这里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2003年10月,奉化市文体局将“走马楼”定为市文物保护点。

  文物保护遇资金瓶颈

  既然是文物保护点,为何不作保护性抢救?不仅走马楼的住户有这样的疑问,很多见过走马楼的人也有这样的疑惑。

  奉化市文保所曾就此作如下解释:该建筑群产权皆属村民所有,根据有关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并承担费用。”

  柏坑村党支部书记王孝华说,“走马楼”是唐代银青光禄大夫王敬玘后裔的居住地,至今的10多户住户均是贫困户或老年人,根本无力修缮,况且“走马楼”结构特殊,一动百动,由产权人一家一户修,也修不了。而村级集体年收入不过十几万元,想“碰”它,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堰镇一负责人说,镇里有整体购买前洋“走马楼”并逐步修缮作旅游景点的打算,只是现在还没有争取到启动资金,招商引资中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客商。

  奉化市文保所的王玮所长告诉记者,曾经有人对前洋“走马楼”维修资金进行了预算,大约要300多万元,个人投资的可能性不大,只有政府投资,但是奉化市的经济实力不大,也无力维修。

  柏坑村党支部书记王孝华说,若有人来救“走马楼”,他们会负责现有住户的安置。

  -相关链接

  前洋“走马楼”简介

  “走马楼”是我国南方建筑的一种特有形式,在福建叫土楼呈圆形,而前洋“走马楼”呈方形。其特点是数十间或上百间房屋连在一起封闭性强,安全性好。

  据柏坑王氏宗谱记载,王景阳“造处安堂,东西重厢佳屋,七十余楹,大启栋宇,拓业宏图”。此堂坐东朝西,景色秀丽,宜家宜居,当地人称处安堂也叫“走马楼”。

  前洋“走马楼”占地很广,南北长约60余米,东西宽约70米,共108间,均为两层楼房,建筑形成呈“回”字形,共五进,四周围墙环合,前三进后三进正屋,栋栋有廊檐相连,三弄15间厢房环环相结,中心是正厢房两边住人,是走马楼的核心,正厢房的外围,是厢房炊饮之所,最外围是余屋,堆放农具杂物及饲养家禽家畜。

  东南商报记者 陈爱红 通讯员 毛节常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