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0月26日消息 目前的中国,并非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却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基数增大,高龄老人比例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这些都是目前中国老龄工作面临的严峻现实。为此,中国民政部目前正在着手建立普惠型的失能老人护理津贴制度以及高龄老人津贴制度。
根据中国民政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失能老人940万,其中城市194万,农村746万,还有部分身体功能失能的老人1894万。由于缺乏社会护理,一个失能老人最少影响两个家庭,所以中国现在至少有几千万家庭被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所困扰。目前,上海、武汉、杭州等地,已经开始针对失能老人发放护理津贴的试点。下一步,中国民政部还将推广宁夏的经验,面向全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
中国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我们现在正在推广“高龄津贴”制度,对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是实行“高龄津贴”,按月发放,大体以一个省为单位,普及、普惠的来发放。这是一个政策信号,我们已经开了行政工作的座谈会,要求沿海地区先带个头。
此外,王振耀还表示,各级政府应该对本地失能老人展开调查,兴建以长期护理为基本服务内容的养老院,解决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并着手推动养老员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专业性比较强、又有适度待遇的庞大的护理员队伍。
我国已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新华网北京10月26日电(卫敏丽、周琴)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的老年人社会福利工作,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改革发展,创新思路,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据介绍,老年人社会福利是指在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下,根据老年人特殊需要和老年人自身特点,提供给老年人的养护、医疗、康复和娱乐等方面的物质和服务。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满足老年群体的福利服务要求,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全国有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5632个,床位234.5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89.6万人。
同时,我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老龄服务领域和范围,统筹解决城乡养老服务问题。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老年法律援助中心1.8万个,老年维权协调组织8.2万个,老年学校39797个,在校学习人员504.1万人,建立各类老年活动室32.4万个,全年接待来信来访56.2万次,有力地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对象正在逐步由传统的“三无对象”向全社会有需要的老年人拓展,正处于从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转变的过渡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