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年才上幼儿园,可是家住海曙荣安佳境的林女士已经开始操心——自家附近的幼儿园报名人数太多,挤破头未必能进去;其他幼儿园虽然能进,可必须先上他们的学前早教班,而价格又让她承受不了……眼下,孩子上公办幼儿园比上名牌大学还难。前天,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民侨工委向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递交了一份关于我市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引起了会议的高度关注。
幼儿园招生比例仅1:4
今年3月29日,是新商业街幼儿园报名的日子,家住幼儿园附近荣安佳境的张先生赶紧去给女儿报名,结果扑了个空。因为招生名额有限,报名的人太多,上午10点半后就停止接受报名了。晚到一会儿的张先生和被拒绝的许多家长一样,只能干着急。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市实验幼儿园。该幼儿园原计划报名时间为4月1日全天,然而报名人数过多,幼儿园只得临时将报名时间缩短为一个上午。即便是这样,前来报名的孩子仍有200多人,而招生名额只有50多个。
“招生名额与报名人数比例为1:4,这种现象在公办幼儿园中很普遍。”江北祥星幼儿园一名姚姓老师告诉记者,每年“报名大军”让他们招架不住,名额只有50多个,连所在锦江年华小区的孩子都难以保证,更别说辖区外的孩子了。
配套幼儿园为何这么少
不是每个小区都有公立幼儿园,而这些幼儿园的招生名额往往连自己本小区的孩子都难以保证。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民侨工委的调查报告分析了原因:部分开发商以未达到一定建筑规模不建配套幼儿园为依据,在房产开发时进行了规避,少建或不建配套幼儿园,形成历史遗留问题。
据统计,海曙区“未到达一定建筑规模”的小区有40多个,这些规模较小的住宅区都没有配套幼儿园。有些早期建设的小区虽然建设规模达到配套要求,但是一直没有建设幼儿园,牡丹、白云等小区建成幼儿园后挪作他用,这些小区入园矛盾比较突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模一般控制在9个班,一些规模较大的小区的配套幼儿园难以满足本小区的需求。
为何都想读公立幼儿园
一方面,公办幼儿园数量规模不够;另一方面,家长又拼命想把孩子往公办幼儿园挤。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为公立幼儿园收费便宜,质量又高。调查报告分析,公办幼儿园实行按星级收费,民办幼儿园实行按成本收费。公办幼儿园由于有财政拨款,教师队伍稳定,教育质量高,收费却比民办低;民办幼儿园实行自收自支,硬件条件和教师稳定性都不及公办幼儿园,收费却要高于公办幼儿园。于是,家长想尽办法要入公办园,公办园贵族化倾向日益严重。
投入保障机制不完善
诸多问题的总根源在于法律和宏观政策对学前教育定位的不明确。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民侨工委相关负责人说:“政府在学前教育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是不明确的。学前教育是像其他基础教育一样基本由政府完全包下来?还是主要由家长来承担?政策层面上并不明确。在这种状况下,政府即使有心有钱,也不敢轻易投入。”
调查报告认为,政府投入保障机制不完善,缺乏长效机制的保障。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在编教师的人头费和公办幼儿园的基建项目,对民办幼儿园缺乏明晰的补贴途径。
此外,事业编制的教师比例低,仅12%的教师为事业编制身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省内排第9位。多数非事业编制教师的收入低,除少数地区外,大多数非事业编制教师收入仅略高于社会最低平均工资水平,这种情况被戏称为“顶着教师的帽子,干着保姆的工作,拿着民工的工资”。这也使得民办幼儿园教师素质总体偏低。
我市正推进地方立法
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调查报告认为,首先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进一步落实政府责任。其次,要科学规划,进一步优化幼儿园布局。要根据小区服务人口的多寡确定配套幼儿园的规模,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小区,应相应扩大配套幼儿园的规模。对于那些未配套而就学矛盾十分突出的小区,要想方设法建设新的幼儿园。当然,还要提升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质量,提升教师收入。
此外,推进地方立法也在考虑之中。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民侨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制度建设为推动力,才能加快破解学前教育与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眼下,我市已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4月份启动了“宁波市学前教育条例”立法调研工作,并完成了“宁波市学前教育立法论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