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特别推荐
我国生物物理奠基人甬籍院士贝时璋逝世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09-11-01 08:46:37

  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教授。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1903年10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作为我国现代生物学研究和教育的先行者,贝时璋开创了我国生物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为我国生命科学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贝时璋院士以“学科交叉”理念筹建和创建了浙江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是我国实验生物学的开拓者之一。

  航天之父钱学森昨晨去世

  (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

  美国海军部次长丹尼尔·金贝尔听闻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恶狠狠地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回国之路曲折

  曾遭美软禁5年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5年赴美国留学,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他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由于发表了“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论而誉满全球。“二战”期间,与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核武器的研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向美国方面提出回国申请。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回国夙愿竟酿成了一场劫难。美国海军部次长丹尼尔·金贝尔听闻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恶狠狠地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从此,美国政府对钱学森夫妇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经过一系列外交努力,1955年9月17日,在美国整整滞留了5年的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中国航天之父

  一生致力航天事业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他也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顺利完成,并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钱学森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由于钱学森等一批优秀科学家回国效力,中国的导弹、原子弹发射时间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著有《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

  家族人才辈出

  吴越王钱缪后裔

  钱家是杭州一个颇有社会声望的家族。据考证他们是吴越国王钱缪(852年~932年)的后嗣。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代,钱氏家族曾出过众多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当代也有众多政治家和学者出自这个家族,诸如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复、钱穆等。钱缪的后裔不仅人才辈出,而且遍布世界五大洲。据统计,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100多位,分布于世界50多个国家。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

  甬籍院士贝时璋享年107岁

  (1903年10月10日~2009年10月29日)

  今年年初,宁波市科协主席杨志达一行赴京走访慰问贝老。老人操着一口浓重的宁波方言兴奋地说:“浙江有很长的海岸线,资源丰富,我们的北仑港争取世界第一啊!”

  对家乡记忆很清晰

  贝时璋先生1903年10月10日生于镇海憩桥村,直到去世,说话依然带着浓重的宁波乡音。他12岁离开家乡,到汉口和上海读书,每年寒、暑假都要回家。后来到德国去读书,很长时间没回过家乡。

  1948年,贝时璋先生在父亲去世时回过老家一趟,后来就再也没回来过,但他对家乡的记忆十分清晰,当有家乡人来访时,他记忆的闸门便会打开,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家乡的许多事情,而且总要询问一些宁波的近况:“现在宁波的天气和北京差不多吧?”“江北的变化很大吧?新江桥还在吗?”“宁波到上海还有轮船吗?我们小时候去上海或者从上海回宁波,轮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青年举债留学德国

  贝时璋先生的出生地是一个贫穷的渔村。他的祖父贝名伦是个一辈子替业主出海打鱼的贫苦渔民。贝时璋出生时,他的祖父母已经去世,父亲贝庆扬小时候给人放过牛,当过学徒和店员,靠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学会了读书、写字和打算盘,到上海的木器行和京货店当伙计,后来到汉口开起了一家小京货店,再后来到德国人的亁泰洋行当了中国账房先生。

  贝时璋先生的母亲陈阿花不识字,但勤劳节俭,为人宽容厚道。贝时璋从出生到12岁前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很小时母亲就教贝时璋抹桌子、扫地、学织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直到他11岁在宝善学堂读书时,每天放学回家还要织三行鱼网之后才吃晚饭。贝时璋的家境虽然贫寒,但他的父母却对他全力培养,举债送他去德国留学,这才成就了他成为一代宗师,成为著名科学家。

  家乡礼物摆放在客厅

  1993年,贝时璋先生特意嘱托儿子贝德到镇海老家看望。贝德拍了很多照片,贝时璋先生一张张仔细地看了这些照片,照片中的一些老房子他都记得是在哪里,照片中那些年长的乡亲他也大多认得出是谁。

  贝时璋先生平生不轻易接受别人的礼物,但对家乡人送上的虾皮、紫菜等一些故乡特产,他总是礼貌地致谢后非常开心地收下,因为他不能谢绝家乡人对他的一份情意。他百岁寿诞时收到的许多礼物,都放在单位,惟独留下了宁波市政府和镇海区政府的礼物,还特意摆放在客厅里。

【编辑: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