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批进口产品一批不过关
进口产品一般都是优质产品的代名词,质量过硬,值得信赖。这是许多市民对进口产品的一个固有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对进口产品也不可盲目相信。根据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宁波口岸共检验检疫入境食品农产品5002批,货值8.46亿美元。其中检出不合格入境食品农产品488批,涉及货值5.22亿美元。粗略估算下来,平均每十批进口农产品就差不多就有一批次不合格,每十美元进口农产品就有六美元产品不合格。据对比,今年宁波口岸进口农产品的货值不合格率达61.73%,高出全国同期水平25.69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宁波口岸检出的不合格农产品主要有食用油、饮料、水产品、糕点饼干、大豆(干)、大麦、绵羊毛、木材、油菜籽、饲料、水果等。不合格货值最高的是入境大豆(干),共检出4.04亿美元的入境大豆(干)不合格,分别原产于巴西、美国、阿根廷三个国家,其中来自巴西的大豆占不合格货值的56%。不合格批次最多的是入境木材类,共检出132批次的入境木材不合格,主要来自俄罗斯、美国、德国等国。不合格率最高的是入境粮谷类大麦,前三季度宁波口岸入境大麦共36批次,原产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全部不合格。
进口农产品谨防三类缺陷
进口农产品为何频频在检测中“落马”?记者从宁波检验检疫局了解到,进口农产品主要存在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品质缺陷、重量短缺等三大问题。
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是当前进口农产品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据有关专家介绍,这些依附于进口农产品的有害生物一旦入境,很有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带来极大的危害。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转基因农产品同样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威胁农业生产。如今年2月,宁波某食品公司进口的一批美国大豆就被查出混有转基因玉米。专家表示,这些转基因玉米一旦传入后大面积播种,将对蝴蝶、瓢虫等益虫和水生有机物产生危害,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威胁。此外,进口水果携带一般性有害生物的情况也比较常见。随着宁波口岸成为进口水果指定口岸之一,宁波的进口水果量大幅度增长,检出有害生物的批次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宁波口岸今年前三季度有六分之一批次的进口水果不合格,品种主要是越南的火龙果、菲律宾的香蕉、泰国的鲜龙眼等。
不少不合格农产品存在着各种品质缺陷、质量不过关。如今年2月,检验检疫人员就从一批美国进口的大豆中截获红色种衣剂大豆和种衣剂玉米。这些种衣剂中均含有农药成分,食用后将对身体造成伤害。此外,木材中的甲醛含量超标、糕点饼干中大肠菌群和食品添加剂超标、矿泉水菌落总数超标、葡萄酒食品添加剂超标、红鱼粉中检出沙门氏菌等问题,也是进口不合格农产品出现较多的品质缺陷现象。
缺斤短两是近年来进口农产品出现较多、但又容易被忽视的不合格问题。据分析,进口大豆、木材、大麦、棕榈油等大宗农产品更容易发生缺斤短两现象。如今年3月,检验检疫人员计量出一批从马来西亚进口的2000吨棕榈油实际到港重量为1987.32吨,短重率达到0.63%,超过了国际惯例规定的0.5%。
分析人士认为,宁波口岸进口不合格农产品多,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我国提高进口产品的市场门槛,加大质量把关力度。另一方面也与宁波进口产品的结构特点及检验检疫部门检测能力提升有关。据悉,宁波口岸进口的农产品以大宗农产品如豆类、木材类、粮谷类为主,特别是今年的进口粮食明显增长,而这类产品因植物疫情较多几乎批批被检出不合格。另外,宁波检验检疫部门近年来的检测技术能力明显增强,一大批不合格农产品因此露出了“马脚”。据介绍,宁波检验检疫部门仅今年新增的食品检测设备投入就超过了3000万元,其检测能力已跻身检验检疫系统先进行列。
进口货把关重在合同
针对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农产品被检出不合格,检验检疫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完善进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强化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准入制度,加强准入前的审查、评估。对不能持续保持准入要求的,暂停进口。实施进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计划,保证监控项目和检测结果真实反映进口食品农产品的整体状况。实施进口食品追溯和召回制度,做到进口食品可追溯、缺陷食品可召回。
合同是进口贸易的法律保障,检验检疫部门建议,国内进口商务必要完善贸易合同,通过合同约束来维护自身权益。针对进口食用油屡屡发生色泽超标和短重情况,建议国内进口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对色泽指标作出明确的要求,以引起国外生产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食用油品质的重视,同时也要在合同中注明以到港重量为结算依据,以便在重量短少时可以向国外发货人索赔。同时建议建立国外供货商黑名单制度,对屡次发生短重情况的国外供货商,不再向其采购产品。鉴于目前进口粮食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建议国内进口企业签订合同时,制定详细可量化的品质指标,规定质量不合格的补偿条款,尽可能地保护自身利益。
宁波日报记者 冯春鸣 通讯员 周燕华 孙梅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