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多家大医院遭遇患者长期“赖床”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9-11-17 07:15:44

  到上周为止,刚过古稀之年的崔明(化名)在医院已经住了一年半,医生几次建议他出院调养,崔明和家属都没同意。

  像崔明这样长期住院的患者不止一个,他们大多是老人,已经过了比较危险的急诊期,完全可以出院回家慢慢调养,却仍然希望病人留在医院里,由医生护士照料。记者从甬城几家大医院了解到,一般急诊科、消化科、心内科、肿瘤科、呼吸科病房长期滞留的患者较多,使得本来供不应求的床位更加紧张。

  现状

  老病号住院一住就是一年多

  崔明是去年春季因为中风送进市第一医院的,他同时患有吸入性肺炎,经过抢救,崔明很快脱离了危险。因为中风的后遗症,生活没有办法完全自理,肺也时好时坏,就在医院长住了下来。

  一年多了,崔明已经习惯了在医院的生活。医院环境嘈杂,他每天都醒得很早,然后躺着,等护工把早点送过来。接下来是医生查房,多数时候他都回答“挺好”。和其他患者相比他要轻松得多,除了吃药外,只要吸一些氧气,挂一瓶葡萄糖就够了。

  孩子们工作忙,顶多一周来看他一次,平时只有护工陪伴。看报纸和与其他病友聊天是崔明的主要消遣。看到病友离开,他会很难受。

  “医院环境不好,他其实完全可以回家调养了,我们劝了几次,他都不愿意出去。”医护人员百般无奈。病房里不愿意出去的不止崔明一个,一名八旬老太已经住了两年,而另一名癌症患者称没有家人照顾,也住了一年多。

  在其他几家医院部分病房,也存在患者长期“赖床”的现象。

  原因

  有人照顾、有医保,住院似乎更“划算”

  医院环境远不如家里,崔明为何一直不肯出院?他的理由是老毛病容易犯,有医生护士在身边放心,而子女也是这个意思。

  其余几名长期住院患者的回答也大同小异,他们都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护理和疗养,病情随时都可能复发,所以希望有医生护士在身边随叫随到。就家属来说,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子女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无法经常陪他们上医院看病。如果请保姆,不但难以完成出院后的康复训练,而且好的人选也难找。所以他们也希望老人住在医院由医护人员照顾,自己的压力会大大减轻。

  但医护人员告诉记者,患者选择长期住院还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一个长期住院的老人,在医院一天的床位费、伙食费和护理费、药费、治疗费加起来,少则一两百元,多则五六百元,而这个平均数字,不会比住养老院贵出多少。但是,一旦老人出了医院,也就出了医疗体系覆盖范围,自费住养老院,就不“划算”了。

  崔明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记者从医院系统中随机拉出了他两天的费用汇总清单:今年10月5日费用总额为180余元,10月12日的费用总额为470余元,这两天的自负总额都没有超过10元。

  问题

  一人住一年,等于占用20余人的医疗资源

  长期住院真的对病情恢复有好处吗?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宗建平告诉记者,医院里病人形形色色,病菌自然也就比较多,老人抵抗力本来就相对较差,长时间生活在医院里,受到交叉感染的几率就比较大。另外,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医院里生生死死的例子比较多,对病情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当然,医护人员更担心的还是有限医疗资源的浪费。宗建平告诉记者,一般急诊病人,病情7天即可稳定,若患者长期住院,病床周转不过来,一些急需救治的重症病人就可能因为没有床位转院拖延了治疗时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就是普通病房,若按平均住院日15天来算,一个患者如果在医院住一年,等于占用了20多人的医疗资源,这显然太奢侈了。

  出路

  老人医疗康复护理出路在哪里

  在采访中,各大医院的许多医护人员表示,相关部门应通过立法推出解决措施,如适当控制医保“口子”,约束可出院的患者无限制地在医院住下去。

  但是,这些可以出院、但没有完全康复的患者,出了医院后,该去哪里呢?记者了解到,除了普通医院病房外,我市老年康复医疗资源也很稀缺,周转同样缓慢,几家老年医疗康复中心往往有几十个人在排队,等上一个月都未必有床位。与此同时,年老人口在不断增加,预计2010年将突破100万,2015年将超130万,医疗及长期护理需求正逐年增加。如果他们不能在医院住着,那么,他们又该去哪里呢?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从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考虑,应大力支持社区医院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增设一批老年病房与病床,完善与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等,分流患者,为大医院“减压”。但眼下,达到这个目标宁波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东南商报记者 樊卓婧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