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吃鱼胆可以“明目”、“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民间一直有这样的误传。前天,家住慈溪的阮女士就因为听信了这些说法,在吞下鱼胆后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差点送了命。
昨天上午,当记者来到市李惠利医院消化内科抢救室时,阮女士还在昏睡,一旁的丈夫很懊恼:“早知道有毒,说什么也不让她吃。”
记者了解到,阮女士50岁了,因为老花眼,最近看东西很模糊。邻居们告诉她一个偏方,说鱼胆有明目的功效,治老花眼最好,阮女士深信不疑。前天上午,她做菜剖鱼时把鱼胆拿出来,洗洗一口生吞了下去。
吞下鱼胆四五个小时后,阮女士突然觉得恶心,肚子一阵剧痛,脸色一下子变得蜡黄,整整吐了一个小时也不见好转。丈夫慌了,连忙把妻子送到了医院。
各项指标显示,阮女士的肝功能已经衰竭,肾功能也有衰竭的迹象。经过医生全力抢救,连夜给她做了血透排毒,目前阮女士的情况比较稳定,但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市李惠利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告诉记者,类似的中毒事件不止一次。淡水鱼如草鱼、青鱼、鲢鱼等鱼类的胆汁含有组织胺、胆盐及氰化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可引发脑、心、肝、肾等全身各相关系统和脏器的损害,特别是肾脏。据有关资料显示:若服用生鱼胆(2.5公斤重的鱼)一颗即可中毒,两颗就可致死,死亡率达16%。中毒后初发时会出现头晕、头痛、腹部胀痛、低热等症状,最终就会发展到肝损害、肾功能衰竭等,甚至死亡。
医生提醒,不是什么动物胆都能吃的,蛇胆、牛胆等动物胆的确有较好的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作用,但并不适合每一个人,用法及用量最好按照医嘱。而鱼胆中毒概率很高,请市民千万不要服用。
东南商报记者 樊卓婧 通讯员 吕方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