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的桥洞下挤了10多户人家。
部分简易棚房还在搭建中。记者 王增芳 摄
他们的生活很简朴。
“琴桥下面又住人了,安装了防盗窗和大铁门呢。”前天晚上,市民徐先生向本报报料。记者探访发现,该桥洞下住了10多户“人家”。市政管理处桥梁管理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都是市政桥梁养护单位安排的入住的养护工人,以便对桥梁现场看护。
此前,琴桥下住人曾引起过火灾等安全问题,我们不由得担心:同样是在桥洞下生活,难道住10多户桥梁养护工就没有安全问题?在桥洞下居住是否合理、合法?
住了10多户桥梁养护工
前天晚上6点多,记者来到琴桥东堍,果然见桥下已经安装了一道道防盗门和大铁门。
铁门开着,往里走,里面灯影晃动。大铁门内是个人货混居的大工地,桥洞正中堆积着大量钢管、水泥以及生活用品。旁边则被隔成了一个个小单间。
在钢管旁边,拉着几根电线,吊着灯泡。几名男女正在切菜做饭,有的还抱着小孩。听口音都是外来务工人员。
不久,一名环卫工模样的人推着自行车进了门,车后座上夹着扫把和簸箕。
一名姓张的中年男子告诉记者,这桥洞里共住了10多户人家,每户一个单间,他们都是市城管局市政处下属公司的雇佣员工,是公司统一安排住进来的。
工人说“有地方住就行”
张先生来自河南,在宁波工作已经好几年了。他刚从江北搬过来,“房间”还在搭建。
“我们以前在江北也是住在桥洞下。”张先生说,虽然居住条件很差,但是对他们打工的来说,有个地方住就行。
一名正在烧饭的妇女说,公司领导有过交代,在这里做饭不能用煤气瓶等明火,以前在江北住桥下的时候,上面还经常有人去检查,她们一直都是用电磁炉做饭。
就在记者和她们交谈时,旁边几个“房间”的灯突然熄了。“不碍事,跳闸了。”一个年轻工人说完对线路捣鼓了一下,不久灯又亮起来了。
安排养护工入住为“护桥”
昨天上午,记者联系了市政部门,宁波市桥梁管理所的李所长说,这些桥梁养护工搬到琴桥下没几天,是从各个地方抽调去的,组成了一个班组。他们平时从事桥面修理和养护工作。
为何让养护工住到桥下?李所长解释说,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其他流浪人员爬进桥洞居住,对桥梁结构产生损害。以前经常有流浪者住在桥下,把桥下弄得乌烟瘴气,屡次清除都清除不了,所以桥梁管理部门决定派一个施工组的工人到桥下护桥。他们搭建了一些简单的设施,供工人居住。工人们居住的条件确实不好,不仅有噪音,光线也不好,而且很潮湿,以后会慢慢减少,只留一两个人在桥下看护。
李所长指出,这些工人懂得桥梁养护知识,知道怎样做对桥梁无害。他说,目前市桥梁管理所管理的桥梁有155座,其中甬江大桥、兴宁桥等五六座桥下面都住了这样的养护工人。
东南商报记者 陈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