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气温骤降,山里的气温更比平原低不少。余姚梨洲街道向家弄水库大坝上,依然如平日一样繁忙。一车车沙石运到大坝上,一块块大石条铺设在坝坡上,一筐筐混凝土注入到坝心里……
站在坝顶,可以看到一条长350米、厚80厘米的混凝土墙已经成型。“这是一项新技术。”工程负责人姚国明介绍,他们把大坝沿中轴线纵向切出一条宽槽,深至底部的岩石层,中间注入混凝土,就像给大坝增添了一个强壮的“芯”,不仅使坝体更加稳固,而且能有效防渗。
“以前听说水库漏水,我们怎么也睡不着……”水库下游的三溪村村民说,水库下游不仅有4000多名群众,还有余姚市工业区和杭甬高速公路,一旦垮坝,后果不堪设想。前几年,每当台风暴雨来临时,村里都要派专人到水库大坝上24小时巡查,只要超过警戒水位,就严阵以待,准备搬家。
今年年初,余姚市决定投入近4000万元,对这座水库进行彻底维修。除了大坝防渗加固,还要新建泄洪堰,扩建近百米的泄洪隧洞。近段时间,虽然气温较低,但每天有近百名施工人员在坚持劳作,争取在明年汛期前完成所有维修工作。
其实,这样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在我市很多地方都能够见到。我市地处丘陵地区,水库星罗棋布。这些水库、山塘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部分无设计、无正规施工单位、无资料档案,坝体单薄,设备老化失修严重,一旦垮坝失事就是灭顶之灾。
从2008年开始,我市开始新一轮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工作。目前,全市已完成60多座小型水库和近50座山塘的建设任务。眼下水利工作人员正分赴山区海岛,对水库安全状况进行普查,确定维修目标,争取到2010年,使所有水库达到设施齐全、管理高效、环境优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