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在大碶岩河上捕鱼的他们,又备好了过冬的毡帽。他们习惯凌晨2时出去捕鱼,天亮拿到菜市场上叫卖。这个季节,对他们来说,收成马马虎虎。白天,偶尔能看到一条狭窄的小船在水面上穿梭,人坐在船尾,用脚划大桨,双手划小桨……他们,便是“绍兴船家”——绍兴渔民的后裔们。
打晚清时起,部分绍兴渔民就陆续迁往北仑,在下邵、邬隘、湖塘、柴桥等地形成聚居点。如今,在该区的小港、柴桥、大碶等地,还有由绍兴籍渔民组成的渔业队,他们与本地居民世代融合,已经是地地道道的北仑人了。
乌篷船和乌毡帽
绍兴渔民迁入前,淡水渔业在北仑一直是个“副业”。
解放前,有一小支绍兴渔民辗转来到小港。他们发现下邵一带水多鱼肥,从事捕捞的人却很少,于是便在这里居住了下来,靠捕捉野生鲤鱼、鲫鱼为生。渔民们没有房屋,在船上烧饭、居住,很少与外界交流。偶尔也有本地人招呼这些乌篷船靠岸,购买一尾新鲜的河鱼。
与此同时,另外两支绍兴渔民也陆续迁到柴桥、大碶两地。于是,在芦江河、岩河、泰河上就出现了“绍兴船家”忙碌的身影。茫茫大荡,一叶扁舟漾于水中,乌毡帽船家坐于船尾,这便是人们对绍兴渔民最初的印象。
之后,这些绍兴渔民又陆续带来了自己的亲戚和邻居,有的甚至举家迁到北仑,“绍兴船家”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我们的父辈有十几户从绍兴迁过来,都来自一个叫则水牌的地方。”大碶渔业队负责人傅裕根说,如今老人大多不在了,还健在的也有七八十岁。“我们对故乡的印象已经没那么清晰了。”
老一辈渔民还在家里藏着过去的网具、毡帽,他们的本地话中夹杂着绍兴腔。由于生活清苦,他们很少留下过去的照片。
“队里每家每户都有一只小船,是请绍兴师傅做的,别人做不了这么地道的船。”大碶渔业队队员高水云说,绍兴渔船长6.5米左右,宽1.1米,船体设头舱、水舱和后舱,载重约0.5吨。人坐在船尾,以脚划大浆双手划小浆,船速飞快。虽然现在大都换了机器船,那一手“脚划桨”的绝技可没丢。
从捕捞为主到养捕结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迁到北仑的绍兴渔民发现,只捕不养,渔业资源很快出现了匮乏。
1953年,柴桥渔业队开始尝试大塘养鱼,第二年大碶渔民协会发展外塘养鱼,1955年下邵龙丰渔业社、霞浦九峰高级社和白峰水利会也相继放养鱼苗。1960年,下邵渔业队采取冬季放养“老口”鱼种的方式(条重3两以上,长4寸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当年1850亩水面,平均亩产130公斤,创全市外荡养鱼亩产第一。
“渔业队自身没有育苗的条件,鱼苗都是从长江流域买来的。买完苗乘轮船一晚上就能到宁波,再坐汽车运到北仑。”柴桥渔业队党支部书记钟正昂说,每年冬天一次放苗,等鱼长到一两公斤的时候再捕上来。最早养殖的淡水鱼以四大家鱼为主,后来增至鲤鱼、鲫鱼、鳊鱼等,部分渔民还养殖河鳗、甲鱼、河蟹、水貂等珍贵水产品。
如今,在大碶、柴桥、下邵渔业队,仍然延续着养捕结合的生产方式。渔民的生产工具也从游丝网、撬网、打网到弹弓不断更迭着。凌晨,撑一只小船到河中,借助船头的灯光将固定在水中的网具捞起来,把游到网里的鱼虾一古脑倒出来,再将小龙虾、河虾、鲫鱼分类,分别放在不同的舱中。“一次要捞60多个网。”高水云说。
宁波日报记者 罗涟浩 通讯员 刘 姗 陈未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