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结束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传来喜讯:今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的32个城市(区)中,宁波市位列其中,是浙江省惟一获得这一称号的城市。
这一块沉甸甸的奖牌,是我市继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后,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获得的又一项国家级荣誉,标志着我市全社会联动、全方位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点钟”后的幸福
110万未成年人,如同110万朵稚嫩的花朵绽放在美丽的甬城。让孩子们全面健康成长,是全市上下共同追求的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制定出台了相关意见和考核办法,每年安排若干实事工程。市、县两级,相关职能部门均建立了责任单位联席会议,中小学生德育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家庭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我市坚持创新发展,积极引导和协调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社会资源服务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统筹资源,完善了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区和农村为平台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家长学校2232所,广播、电视、网络家长学校53所,农村、社区家长学校217所,家庭教育指导中心79个,0-3岁亲子学苑176所,农村留守儿童俱乐部22家,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四级家庭教育网络。
在城区,我市大力推广“四点钟学校”。目前,全市“四点钟学校”有100多所,在校学生5万余人。一个个“社区四点钟学校”成为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的第二课堂,成为我市叫响全国的一张靓丽名片。今年“四点钟学校”还被列入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
在农村,根据农村孩子校外活动场所少等特点,我市推广“鄞州红领巾俱乐部”、“象山关爱老小服务站”、“北仑假日学校”等工作经验和模式。目前,全市拥有乡镇(街道)青少年宫3家,青少年之家111家,以及青年中心、红领巾俱乐部、村落文化宫、社区学校等349家,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街道)。
让未成年人拥有更多的活动场所,是市委、市政府为未成年人谋求的实事工程。我市出台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发展规划,对“十一五”期间的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进行科学安排。
目前,我市已建成包括4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内的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9处,开辟东海少年军校等校外基地,切实加强社区文化宫、村落文化宫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全市形成了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德育、科普、法制和社会实践等门类齐全的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今年年初,我市又评出余姚市青少年社会实践服务中心等12个未成年人校外实践示范基地、“新小公民阅读乐园”等13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优秀奖。
我市整合各类未成年人教育队伍,通过讲师团、助教团、志愿服务等形式,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家库。2007年年底统计,全市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人员共42600余人,组织宣讲团186个,组织“关爱工作团(组)”591个;参加校外辅导的老同志2400余名。全市全部中小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全市共聘请“代理家长”2949人。